腐儒身世已百忧,此去行年岂堪记。
岳阳楼前一杯酒,与子同州复同味。
洞庭秋气连苍梧,天高地远鱼龙呼。
莫倚仲宣能作赋,不随文若事征途。
腐儒身世已百忧,此去行年岂堪记。
岳阳楼前一杯酒,与子同州复同味。
洞庭秋气连苍梧,天高地远鱼龙呼。
莫倚仲宣能作赋,不随文若事征途。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留别康元质教授》,表达了诗人即将离开时的沉重心情和对未来的忧虑。首句"腐儒身世已百忧",以自嘲的方式揭示了诗人的沧桑感和人生多舛,接下来的"此去行年岂堪记"进一步强调了离别的哀伤和对未来的不确定。诗人借岳阳楼前的酒,寄托与朋友共饮的深情,"与子同州复同味",暗示了友情的深厚和共同的境遇。
"洞庭秋气连苍梧,天高地远鱼龙呼",描绘了洞庭湖壮阔的秋景,寓言深远,暗示了诗人即将面临的旅途遥远和环境的险恶。最后两句"莫倚仲宣能作赋,不随文若事征途",诗人告诫自己或友人不要过分依赖文学才华,而应积极面对现实,踏上艰难的征途,体现了诗人的坚韧和责任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展现了陈与义在离别之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下江值云簇,水色透沙清。
挂席风势烈,两岸无人行。
野市门多关,久绝鸡犬声。
时势驱之然,茫昧嗟予生。
兴怀孤山人,种梅千古名。
浮荣梦幻耳,世事春云轻。
邻船羞小鲜,佐以红酒烹。
欣然暖曲身,慨此奔走情。
退省毋悠悠,进寸徒营营。
拄笏看西山,归来有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