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果留千岁,闽山接十洲。
有桃皆卵核,无树不蟠虬。
地共仙源迥,花藏春坞幽。
云台朝试赵,璚实夜迎刘。
汉殿来金母,玄都伴玉楼。
赤瑛盘一色,金马客三偷。
曾侍周王宴,初从李耳游。
知君仁寿域,到处得丹丘。
异果留千岁,闽山接十洲。
有桃皆卵核,无树不蟠虬。
地共仙源迥,花藏春坞幽。
云台朝试赵,璚实夜迎刘。
汉殿来金母,玄都伴玉楼。
赤瑛盘一色,金马客三偷。
曾侍周王宴,初从李耳游。
知君仁寿域,到处得丹丘。
这首诗描绘了叶台山太师寿辰时的盛景,以“蟠桃春坞”为题,展现了仙境般的美妙景象。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语言,将神话与现实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首联“异果留千岁,闽山接十洲”,开篇即点明主题,异果长存千年,闽山连接着传说中的十洲,暗示了叶台山太师寿辰的非凡意义,同时也预示着仙境般的美好。
颔联“有桃皆卵核,无树不蟠虬”,进一步描绘了蟠桃的奇异与树木的形态之美。卵核大小的蟠桃,象征着长寿与吉祥;无树不蟠虬,则展现出树木的奇特与生命力的旺盛,营造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颈联“地共仙源迥,花藏春坞幽”,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叶台山的独特之处——与仙源相隔,花儿在幽静的春坞中绽放,既表现了环境的清幽,也寓意着叶台山太师寿辰的神圣与宁静。
尾联“云台朝试赵,璚实夜迎刘”,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叶台山太师的尊敬与祝福。云台试赵、夜迎刘,分别引用了古代文人雅士的故事,象征着叶台山太师寿辰时,文采飞扬、福泽深厚的情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仙境般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神话故事的巧妙引用,不仅展现了叶台山太师寿辰的盛大与祥和,也寄托了人们对长寿、吉祥的美好祝愿。
过雨亭台,凝望里、闲愁相接。
念沧溟尘起,飘零华发。
海燕双栖回首处,蘼芜一带伤心别。
看垂杨、依旧满东风,难禁折。丝更理,香囊结。
纨再纴,湘裙褶。想蓬莱初度,落花时节。
江上不堪人正远,天涯又是春将歇。
记小楼、西畔剪征衫,前三月。
与君分手匆匆,且听忼慨樽前语。
宁如闺阁,上流作别,女儿絮絮。
花鸟关情,英雄无泪,偏于此处。
但故园莺老,疏篱竹嫩,春酿熟,须归去。
风雨隋宫萧瑟。垂杨里、暮鸦终古。
依依岁月,伤心多少,犹如此树。
故人携酒,离迷欲断,竹西归路。
奈星星、短发不堪牢落,作冲冠怒。
群雁南翔,明河西转,树头已换商飙。
扰扰浮生,劳劳终日,鬓边渐点霜毛。壮志未能消。
向无人知处,私淬吴刀。
金鼓轰天,原来江上滚秋涛。何言铜柱难标。
且风尘混迹,屠钓为交。
十万樗蒲,百千沽酒,筵前红粉相招。醉了更登高。
叹江山冷落,人物萧条。
仰问苍苍,为须有地置吾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