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淮安城》
《过淮安城》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石堤驻舸策龙骧,纡路观风六里强。

入北门还出西郭,汉淮阴是晋山阳。

群情爱戴今犹切,前岁饥寒刻岂忘。

无易由言元气复,转旋额手为民庆。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过淮安城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地方治理与民生的关怀。首句“石堤驻舸策龙骧”,生动地展现了船只停泊在坚固的石堤上,船头高昂的姿态,既体现了水运的繁忙,也暗示了诗人行舟至此的场景。接着“纡路观风六里强”,描述了道路蜿蜒曲折,沿途的微风拂面,六里路程中感受到的清新与宁静。

“入北门还出西郭”两句,以地理方位的变化,勾勒出诗人穿越城市的过程,同时也暗含了对淮安城布局的赞叹。接下来“汉淮阴是晋山阳”,通过历史地名的对比,表达了对淮安城悠久历史文化的敬仰。

“群情爱戴今犹切,前岁饥寒刻岂忘”这两句,直接点明了民众对政府的深厚情感和记忆,即使是在过去的一年中,面对饥寒交迫的困境,他们依然对政府怀有深切的感激之情。这种情感的传递,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和谐与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注。

最后,“无易由言元气复,转旋额手为民庆”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秩序恢复、人民生活改善的喜悦之情。这里的“无易由言”可能指的是没有发生意外或变故,而“元气复”则象征着社会的稳定与生机。诗人以“转旋额手”的动作,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激动与庆祝,这不仅是对当前局面的肯定,也是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展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以及对社会和谐稳定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望医巫闾山·其四

巫能通鬼神,医能别生死。

与人均有益,山名或取此。

小道有可观,今则失其理。

古寺大禅林,安居永不徙。

鼓铙杂钟声,满目佛家子。

更有老头陀,伊言祖李耳。

拜忏崇香灯,住持云霞里。

释家源无生,岂在承欢喜。

道家源无为,岂在邀福祉。

姑置两不论,倦游将归矣。

(0)

柬金尚诸君

轻风扫绿苔,为待故人来。

展榻启明窗,小园花正开。

(0)

述往

人道长安作客难,米珠薪桂生计艰。

我来今已再寒暑,饔飧聊复供盘餐。

忆自去年夏四月,僦居矮屋耐炎暍。

久旱忽逢大雨行,那堪怪事叹咄咄。

温风不止雨不休,积成沴气纷四流。

始自闽粤渐江北,继遍齐鲁盈中州。

况乃京师五方处,袂云汗雨称繁庶。

讹言市虎贤智惊,遂令当食愁举箸。

须臾哭声沸西邻,又见东家悲死人。

吊唁相顾少颜色,一日再见尤相亲。

沈阴积湿益泥泞,空阶夜滴何堪听。

老屋崩颓作远声,铜山西倾洛钟应。

是时燕台置黄金,诸生云集贲来临。

初作攀龙附凤想,旋成乞骨归田心。

忧疑幻起杯蛇影,心恻寒泉占幕井。

养生学得不彻姜,邵平空种瓜千顷。

络绎丧车填巷衢,尚有骼胔傍城隅。

饬令门尉藉明数,经旬累月终模糊。

延医传方不问状,延僧先期后不让。

彻夜置椑难给求,转恨择术未为匠。

震地轰闻万爆声,金吾惊起夜登城。

宁干禁令驱疠鬼,谁为戎首难知名。

飒然八月秋风迅,出门始觉精神振。

吾侪今是过来人,家书常报平安信。

(0)

李好文谚

目耕夜分李好文。

(0)

台湾竹枝词·其一

东宁西畔树降旗,六月天兴震叠师。

从此东周遗老尽,更无人赋采薇诗。

(0)

排闷

老天何日息风尘,家国愁人泪满巾。

寒瘦如诗因久病,流亡满眼不妨贫。

年来破产惟偿债,春至无衣尚宴宾。

那管山头猿鹤笑,醉吟暂乐梦中身。

中朝将相惯和戎,劫火无端到海东。

懒看人情翻羡瞽,怕闻时事不妨聋。

酒逢世异偏难醉,诗到途穷转不工。

但愿一编常在手,时清敢说老无功。

进退自惭百不能,姓名磊落畏人称。

壮心已与灰俱冷,好友翻输几可凭。

意气横空常看剑,忧愁听雨独挑灯。

从今不作红尘梦,聊作山中有发僧。

尼山且欲九彝居,况我承先旧有庐。

归国能无苏武节,望乡羞答李陵书。

不堪困苦同笼鹤,亦厌奔波似磨驴。

我信苍天应有眼,城门火岂及池鱼。

海疆何日报平安,绝好金瓯更不完。

河朔已非唐土地,蛮乡尚有汉衣冠。

传抄奏草惊心读,岂料沧桑袖手看。

时节一杯难强进,背人独自泪阑干。

疆场日蹙想何堪,上下偏安痛剑南。

世事已如唐不振,时文犹作晋清谈。

心伤麦秀生原苦,眼见瓜分死岂甘。

官尚爱钱兵惜命,遗民闻著也深惭。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