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谷口泉,分流漾山翠。
使君爱泉清,每来泉上醉。
醉缨濯潺湲,醉吟异憔悴。
日暮使君归,野老纷纷至。
但留山鸟啼,与伴松间吹。
借问结庐何,使君游息地。
借问醉者何,使君閒适意。
借问镌者何,使君自为记。
使君能若此,吾诗不言刺。
琅琊谷口泉,分流漾山翠。
使君爱泉清,每来泉上醉。
醉缨濯潺湲,醉吟异憔悴。
日暮使君归,野老纷纷至。
但留山鸟啼,与伴松间吹。
借问结庐何,使君游息地。
借问醉者何,使君閒适意。
借问镌者何,使君自为记。
使君能若此,吾诗不言刺。
这首诗描绘了琅琊谷口泉水的美景以及诗人梅尧臣对滁州醉翁亭的赞赏。首句“琅琊谷口泉,分流漾山翠”展现了泉水从山谷流出,映照着青山的翠色,环境清幽。接下来通过“使君爱泉清,每来泉上醉”,表达了地方长官(使君)对泉水的喜爱,常在此处陶醉于山水之间。
诗人描述了使君在醉中清洗酒杯的动作,“醉缨濯潺湲”,并感叹他的醉吟与平时不同,显得格外宁静。傍晚时分,使君离去,引来乡野老者聚集,只有山鸟和松间的风声陪伴着他。诗人以问答的方式,询问醉翁亭为何成为使君的游息之地,以及他在此处的闲适心情,以及为何要刻石铭记此处。
最后,诗人以“使君能若此,吾诗不言刺”收尾,赞美使君能够如此亲近自然,享受生活,他的行为并不需要通过诗歌来指责或讽刺,而是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对这种生活的欣赏和敬佩。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醉翁亭及其主人的赞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