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李东泉明府得予圭墨以诗来谢因以联答和韵》
《李东泉明府得予圭墨以诗来谢因以联答和韵》全文
明 / 郑廷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金龙初试墨池新,冻雨浓云细可论。

笔底风雷浑未散,尊前珠玉岂应贫。

呼嵩道士增声价,濡鬓仙郎识急真。

遥想赤虬蟠结地,悬知不负草玄人。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郑廷鹄所作,名为《李东泉明府得予圭墨以诗来谢因以联答和韵》。诗中描绘了对友人赠予珍贵圭墨的感激之情,并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对艺术与友谊的珍视。

首句“金龙初试墨池新”,以“金龙”喻指珍贵的圭墨,形象地描绘了其在墨池中初次展现的崭新与珍贵。接着,“冻雨浓云细可论”一句,运用自然景象的描绘,暗喻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细致入微的态度,以及对朋友情谊的深切体味。

“笔底风雷浑未散,尊前珠玉岂应贫”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热情与执着,即使在日常的聚会中,也能感受到艺术的光芒,如同珠玉般珍贵。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认为友情不应因物质的贫乏而减少其价值。

“呼嵩道士增声价,濡鬓仙郎识急真”则通过引用传说中的道士和仙人,象征了诗人对艺术与友谊的追求超越了世俗的评价,强调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这里的“呼嵩道士”和“濡鬓仙郎”分别代表了对艺术与友谊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赞赏。

最后,“遥想赤虬蟠结地,悬知不负草玄人”两句,以想象中的赤虬(传说中的神兽)象征着艺术与友谊的力量,预示着这种力量将使诗人不负众望,成为真正的艺术创作者和友谊的守护者。整首诗通过对艺术、友谊及个人追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作者介绍

郑廷鹄
朝代:明   字:元侍   号:一鹏   籍贯:琼山

郑廷鹄,字元侍,号一鹏,琼山人。明世宗嘉靖十七年(一五三八)探花。授工部主事,调仪制郎,升吏科给事中,晋工科左给事,擢江西提学,迁江西参政。以母老乞归,筑室石湖,著书自娱,累荐不起。祀乡贤。著有《藿脍集》、《兰省集》、《掖垣集》、《学台集》、《石湖集》。明郭棐《粤大记》卷一九、清雍正《广东通志》卷四六、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等有传。郑廷鹄诗,以明陈是集编《溟南诗选》(民国二十年海口海南书局印行)卷二所收郑诗为底本,参校同年海口海南书局印行《海南丛书》第六册所收之《石湖遗集》。集外诗附于后。
猜你喜欢

寄刘泗州·其一

万马千艘要路津,禅翁新画两朱轮。

行春定得忘言对,金碧浮图何姓人。

(0)

学元翁作女儿浦口诗

五老峰前万顷江,女儿浦口鸳鸯双。

惊飞何处沙上宿,夜雨钓船灯照窗。

(0)

观化十五首·其三

山回路转水深深,欲问津头谷鸟吟。

隔岸野花随意发,小蹊犹忆去年寻。

(0)

上萧家峡

玉笥峰前几百家,山明松雪水明沙。

趁虚人集春蔬好,桑菌竹萌烟蕨芽。

(0)

挽蔡子应郎中二首·其一

德齿周元老,风流汉二疏。

千钟儿辈事,三径野人居。

独行他年传,生涯几卷书。

东山终不起,天意竟何如。

(0)

题紫溪驿

离家一月断家书,家在闽山深处居。

路入江南隔分水,山犹不见况吾庐。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