泠然人意远,倚杖眺芳林。
鸟迹窥奇字,泉声入韵琴。
空光分碧霭,积翠澹城阴。
春色从东至,青郊草欲深。
泠然人意远,倚杖眺芳林。
鸟迹窥奇字,泉声入韵琴。
空光分碧霭,积翠澹城阴。
春色从东至,青郊草欲深。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诗人走出城郭,探访友人郑圣符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之美。
首句“泠然人意远”,以“泠然”形容心境的清冷高远,暗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倚杖眺望芳林,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鸟迹窥奇字,泉声入韵琴”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自然界的声音与景象赋予情感和灵性。鸟儿在空中留下的痕迹仿佛是奇字,泉水潺潺如同琴音,生动地表现了初春时节的生机与活力。
“空光分碧霭,积翠澹城阴”描绘了天空与山峦的景色,空中的光线穿透轻盈的雾气,山色苍翠,淡雅地映照在城市的阴影中,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
“春色从东至,青郊草欲深”则点明了季节的变化,春色自东方而来,青色的郊野上草木茂盛,预示着万物复苏的景象。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循环的思考。
树君所以牧人,立法所以静乱。
首恶既其南巢,元凶于是北窜。
居休气而四塞,在光华而两旦。
是以雨施作解,是以风行惟涣。
周之文武洪基,光宅天下文思。
千载克圣咸熙,七百在我应期。
实昊天有成命,惟四方其训之。
羽人广宵宴,帐集瑶池东。
开霞泛彩霭,澄雾迎香风。
龙驾出黄苑,帝服起河宫。
九疑轥烟雨,三山驭螭鸿。
玉銮乃排月,瑶軷信凌空。
神行烛玄漠,帝旆委曾虹。
箫歌美嬴女,笙吹悦姬童。
琼浆且未洽,羽辔已腾空。
息凤曾城曲,灭景清都中。
隆佑集皇代,委祚溢华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