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翠竹临溪处。正是幽人住。不嫌拄杖破苍苔。
便道有时烟雨、也须来。隔帘尘土纷纷起。
久厌襄阳市。若能招我作西邻。
从此一溪流水、两家分。
黄花翠竹临溪处。正是幽人住。不嫌拄杖破苍苔。
便道有时烟雨、也须来。隔帘尘土纷纷起。
久厌襄阳市。若能招我作西邻。
从此一溪流水、两家分。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居住环境与生活情趣。首句“黄花翠竹临溪处”,以“黄花”和“翠竹”为景物,营造出清幽雅致的氛围,暗示了隐士所处环境的自然之美。接着,“正是幽人住”,点明了此处是隐士的居所,进一步强调了其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
“不嫌拄杖破苍苔”一句,通过描述隐士使用拐杖在青苔上行走的情景,既表现了其生活的简朴与自在,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环境的亲近与尊重。而“便道有时烟雨、也须来”,则表达了即使在风雨交加的天气里,隐士也愿意前来欣赏自然界的另一种美,展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观。
后半部分“隔帘尘土纷纷起”,通过对比隐居之所与外界的景象,突出了隐士生活环境的清净与内心的宁静。“久厌襄阳市”,表明隐士对繁华都市的厌倦,更向往远离尘嚣的宁静生活。“若能招我作西邻。从此一溪流水、两家分”,表达了隐士希望有志同道合之友相伴,共同享受山水之乐的愿望,体现了其对友情与自然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追求自然、淡泊名利、向往宁静生活的理想境界,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