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陵桥畔月,不冷亦空冥。
况照高人宅,悠然对草亭。
露华人影湿,山淡鹤林青。
长啸谁相和,寒猿吟石屏。
西陵桥畔月,不冷亦空冥。
况照高人宅,悠然对草亭。
露华人影湿,山淡鹤林青。
长啸谁相和,寒猿吟石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至放鹤亭所见之景,充满了宁静与深邃的意境。首句“西陵桥畔月,不冷亦空冥”以月光为引子,营造出一种既非寒冷又非实有的空灵氛围,暗示着夜晚的静谧与神秘。接着,“况照高人宅,悠然对草亭”两句,将读者的目光引向一个隐居者的居所,通过“悠然”二字,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与自在。
“露华人影湿,山淡鹤林青”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自然之美。露水沾湿了行人的身影,山色清淡,鹤立于树林之中,一片青翠,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幅和谐而富有生机的画面。最后,“长啸谁相和,寒猿吟石屏”以一声长啸作为情感的释放,却无人应和,转而听到的是远处寒猿在岩石屏风间的哀鸣,这种孤独与自然的对话,更添了几分悲凉与深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孤寂与感慨。
郢曲徒劳望海天,吴丝真愧玉堂传。
频年客梦青绫外,一代神交白苧前。
大药蚤闻飞姹女,灵图曾否下真仙。
西行莫谓秋期近,紫气关门日夜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