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究先天太乙初,金门大德复谁如。
已承丹篆三天箓,还读青藜午夜书。
华表忽归辽海鹤,仙庖频食武昌鱼。
行窝处处春风里,拟办尧夫洛下车。
道究先天太乙初,金门大德复谁如。
已承丹篆三天箓,还读青藜午夜书。
华表忽归辽海鹤,仙庖频食武昌鱼。
行窝处处春风里,拟办尧夫洛下车。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丁鹤年所作的《次向自诚韵》,以道家修炼和仙人生活为主题,展现了作者对道教修行的追求以及对超凡境界的向往。首句“道究先天太乙初”描绘了对大道本源的探索,暗示着作者对道家理论的深入研究;“金门大德复谁如”则赞美了作者或其所仰慕的高人品德出众。
“已承丹篆三天箓”表达了得到秘籍传承的荣耀,而“还读青藜午夜书”则体现了刻苦研读修道典籍的决心。接下来,“华表忽归辽海鹤”运用神话意象,象征着作者期待自己也能如仙鹤般羽化登仙,远离尘世;“仙庖频食武昌鱼”则寓言了神仙生活的逍遥自在。
结尾两句“行窝处处春风里,拟办尧夫洛下车”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春风中过上如尧夫(指陶渊明)般的田园生活,隐喻着他对理想人格和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道教色彩。
客寝不能寐,旧虑杂新思。
申旦鸡初鸣,呼童理裳衣。
初日照疏牖,仓皇临路岐。
风尘塞四野,车马若云驰。
去者未云息,来者复如斯。
鼎鼎百年内,形神空尔疲。
顾彼蓬蒿士,旦暮偃荆扉。
蒸藜以为食,编麻以为衣。
不知有朝市,岂复辨雄雌。
芳饵非所羡,网罗安得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