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瓶恨井,分镜迷楼,空闲孤燕。
寄别崔徽,清瘦画图春面。
不约舟移杨柳系,有缘人映桃花见。
叙分携,悔香瘢漫爇,绿鬟轻剪。听细语、琵琶幽怨。
客鬓苍华,衫袖湿遍。渐老芙蓉,犹自带霜宜看。
一缕情深朱户掩,两痕愁起青山远。
被西风,又惊吹、梦云分散。
坠瓶恨井,分镜迷楼,空闲孤燕。
寄别崔徽,清瘦画图春面。
不约舟移杨柳系,有缘人映桃花见。
叙分携,悔香瘢漫爇,绿鬟轻剪。听细语、琵琶幽怨。
客鬓苍华,衫袖湿遍。渐老芙蓉,犹自带霜宜看。
一缕情深朱户掩,两痕愁起青山远。
被西风,又惊吹、梦云分散。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女词人吴文英的作品,名为《倦寻芳》。从字里行间,我们可以感受到词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往昔旧欢的追忆。
"坠瓶恨井,分镜迷楼,空闲孤燕。"
这里,词人以坠落的酒瓶、破碎的铜镜以及空寂的燕子来形象地表达了她内心的哀伤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恨井"可能暗指曾经与爱人共饮之处,如今却只能剩下孤独的回忆。
"寄别崔徽,清瘦画图春面。"
词人通过向崔徽告别和描绘自己清减的身影来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无限眷恋。这里的"春面"是指春天的容颜,亦可理解为青春美丽的面庞。
"不约舟移杨柳系,有缘人映桃花见。"
这两句透露出词人的淡泊名利和对人间真挚情感的渴望。她并不期待豪华的船只,也无需依靠杨柳来系舟,只愿遇到有缘之人,一起赏玩桃花。
"叙分携,悔香瘢漫爇,绿鬟轻剪。"
词人在这里回忆与爱人的离别,心中充满了悔恨。"香瘢"可能是指香气渐散的痕迹,而"绿鬟"则形象地描绘了词人头发已被岁月染绿,即年华老去。
"听细语、琵琶幽怨。"
这句表达了词人在寂静中倾听着琵琶的低吟,心中充满了幽深的怨恨和无尽的思念。
"客鬓苍华,衫袖湿遍。"
词人的头发如同旅途中的枯叶一般萧索,而衣袖则因泪水而湿透,这是对她内心世界的生动描绘。
"渐老芙蓉,犹自带霜宜看。"
这里,词人以渐渐衰老的芙蓉花来比喻自己的年华老去,但即便如此,却仍然保持着往昔的风采,值得人们去欣赏和回味。
"一缕情深朱户掩,两痕愁起青山远。"
词人将自己的深沉感情与朱红色的门槛相联系,并通过两个愁绪来形容对远方山峦的无限思念。
"被西风,又惊吹、梦云分散。"
最后,词人感受到秋风的侵袭,同时也被惊醒了,那些美好的梦境如同云烟般地消散不见。这是对逝去时光和未来的无奈,以及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凄凉。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丰富的意象构建以及流畅自然的语调,展现了词人复杂的心理状态和对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
三十六离宫,楼台与天通。
阁道步行月,美人愁烟空。
恩疏宠不及,桃李伤春风。
淫乐意何极,金舆向回中。
万乘出黄道,千旗扬彩虹。
前军细柳北,后骑甘泉东。
岂问渭川老,宁邀襄野童。
秋暮瑶池宴,归来乐未穷。
二桃杀三士,讵假剑如霜。
众女妒蛾眉,双花竞春芳。
魏姝信郑袖,掩袂对怀王。
一惑巧言子,朱颜成死伤。
行将泣团扇,戚戚愁人肠。
张衡殊不乐,应有四愁诗。
惭君锦绣段,赠我慰相思。
鸿鹄复矫翼,凤凰忆故池。
荣乐一如此,商山老紫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