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好远,路能长。奈思量。更放晚来些小雨,做新凉。
衰草低衬斜阳。斜阳外、水冷云黄。
借使有肠须断尽,况无肠。
人好远,路能长。奈思量。更放晚来些小雨,做新凉。
衰草低衬斜阳。斜阳外、水冷云黄。
借使有肠须断尽,况无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石孝友的《愁倚阑》之一,也称为《春光好》。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相思之情,以及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人好远,路能长。奈思量。" 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亲人或知己的情感,道路漫长,更增添了对彼此之间距离的感慨。"奈思量"则是诗人心中无尽的思念与忧伤。
接下来的"更放晚来些小雨,做新凉。衰草低衬斜阳。" 描述了一场微细的小雨带来了清凉的气息,并且衬托出了夕阳下的景色。这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冷清。
最后两句"斜阳外、水冷云黄。借使有肠须断尽,况无肠。"则更加深化了这种情感。夕阳下的河流寒冷,天空中的云朵呈现出淡黄色,诗人以此形容内心的凄楚与悲凉。最后一句中,“借使有肠须断尽”表达了一种极度绝望的情绪,即便是情感也像被切断的肠子一样痛彻心扉;而“况无肠”则更深一步,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空虚与疼痛,如同没有肠脏一般。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切相思,以及面对孤寂生活时的心境。
思君恨夜长,寂寞空床宿。
思君恨日短,白头一何速。
长短空自知,思君无尽期。
登楼时一望,杨柳夹堤垂。
黄鸟鸣其上,喈喈有余悲。
听之动中怀,罗袖春风吹。
春风忽已换,阔别恩情断。
织锦寄远人,远人隔河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