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篇三百首,首首是遗冤。
知到千年外,更逢何者论。
离秦空得罪,入蜀但听猿。
还似长沙祖,唯馀赋鵩言。
遗篇三百首,首首是遗冤。
知到千年外,更逢何者论。
离秦空得罪,入蜀但听猿。
还似长沙祖,唯馀赋鵩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读贾岛集》,其中表现出了对古代文学家贾谊的同情和赞赏。贾谊因才华横溢而被误解,遭到不公平的待遇,最终悲剧收场。这首诗通过对贾谊作品的阅读,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冤案的反思以及对才子凄凉命运的感慨。
"遗篇三百首,首首是遗冤。" 这两句描绘出贾谊留下的三百余篇文章,每一首都承载着他的不白之冤。诗人通过这些作品,感受到了贾谊的无尽哀愁和不被理解的痛苦。
"知到千年外,更逢何者论。"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长河中才子命运的思考,即便是过了千年,依然能遇见类似贾谊那样的才子,他们的故事和遭遇似乎总是在历史的某个角落里重演。
"离秦空得罪,入蜀但听猿。" 这两句用了两个鲜明的意象来形容贾谊的命运。一方面,他在离开秦地时就已经承担了不该有的罪责;另一方面,当他进入蜀地(今四川一带)后,只能听到山中猿啼的声音,这两者都暗示了贾谊在世时的孤独与悲凉。
"还似长沙祖,唯馀赋鵩言。" 这最后两句诗,则是将贾谊比作古代的长沙王(即项羽),两人都有着才华横溢却最终落得不幸的结局,而“唯馀赋鵩言”则表明诗人认为只有留下来的文学作品才能真正传承他们的精神和思想。
总体来说,这首诗是对贾谊及其作品的一种深情致敬,同时也是诗人对于历史上才子命运的感慨与思考。
吴王城据东南雄,夫椒一战成厥功。
钃镂夜泣伍员死,黄池之会城池空。
城池空,越师袭,宫前草露沾衣湿。
烟花遗堞黯离愁,三江潮来若山立。
君不见城上蒿,碧如染,兔穴狐踪遍荒甸。
渔歌落日破湖烟,鸱夷荡舟迷潋滟。
前年送客阊门西,杨柳青青官马嘶。
今年送子出城去,接天芳树春迷迷。
霜台故人俱豸首,尺简谁能问山薮。
簿书丛里看峥嵘,归来共醉吴中酒。
箫台天高山气寒,琼楼倒景金沙滩。
露洗长松翠蛟泣,晓风吹瘦青琅玕。
仙游王子今千载,箫去台空山不改。
石梯奇峭石萝深,东望蓬莱隔沧海。
华表栖尘鹤未归,烧丹灶湿苍苔衣。
木落鏦铮下铁壁,紫岩桂落香风飞。
云门道士相迎送,五色芙蓉满溪洞。
生平屐齿能几来,回首十年如一梦。
客乡迟暮秋复秋,故园泪□黄花愁。
长绳难系西飞日,彭殇蚁□营荒丘。
雪瀑洒巾清入骨,烟霞杳霭孤鸿没。
世人倏忽不可期,独酌芳林劝明月。
骊山复道凌紫烟,云旓翠花晴拂天。
君王先乘照夜白,龙光射日金洄旋。
太真犹凭花鞯立,思入遥情迷曙色。
暖香滞态娇若云,烂熳春风扶不得。
杨花萦楹定谁主,蜀道渔阳总尘土。
人间千古恨丹青,回首开元泪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