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城据东南雄,夫椒一战成厥功。
钃镂夜泣伍员死,黄池之会城池空。
城池空,越师袭,宫前草露沾衣湿。
烟花遗堞黯离愁,三江潮来若山立。
君不见城上蒿,碧如染,兔穴狐踪遍荒甸。
渔歌落日破湖烟,鸱夷荡舟迷潋滟。
前年送客阊门西,杨柳青青官马嘶。
今年送子出城去,接天芳树春迷迷。
霜台故人俱豸首,尺简谁能问山薮。
簿书丛里看峥嵘,归来共醉吴中酒。
吴王城据东南雄,夫椒一战成厥功。
钃镂夜泣伍员死,黄池之会城池空。
城池空,越师袭,宫前草露沾衣湿。
烟花遗堞黯离愁,三江潮来若山立。
君不见城上蒿,碧如染,兔穴狐踪遍荒甸。
渔歌落日破湖烟,鸱夷荡舟迷潋滟。
前年送客阊门西,杨柳青青官马嘶。
今年送子出城去,接天芳树春迷迷。
霜台故人俱豸首,尺简谁能问山薮。
簿书丛里看峥嵘,归来共醉吴中酒。
这首元代文质所作的《虎丘燕集送□□□之秣陵分赋吴王城》诗,描绘了吴王城的历史变迁与自然景色,以及诗人对过往与未来的感慨。
首句“吴王城据东南雄”,点明了吴王城的战略位置,其雄伟之势尽显。接着“夫椒一战成厥功”一句,暗指吴王阖闾在夫椒之战中的胜利,奠定了吴国的霸业基础。随后,“钃镂夜泣伍员死,黄池之会城池空”两句,通过伍子胥的悲剧和黄池会盟后城池的废弃,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英雄的悲凉。
“城池空,越师袭,宫前草露沾衣湿”描绘了吴王城被越军攻破后的凄凉景象,宫前的草露仿佛是历史的泪水。接下来,“烟花遗堞黯离愁,三江潮来若山立”则以美丽的烟花和汹涌的潮水,反衬出历史的无情与离愁别绪。
“君不见城上蒿,碧如染,兔穴狐踪遍荒甸”一句,通过城上的蒿草和荒野中的动物踪迹,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渔歌落日破湖烟,鸱夷荡舟迷潋滟”描绘了一幅夕阳下的湖面景象,渔歌唱和,荡舟迷离,充满了宁静与和谐。
最后,“前年送客阊门西,杨柳青青官马嘶。今年送子出城去,接天芳树春迷迷”通过两次送别的场景对比,表达了时光流转、人事更迭的感慨。“霜台故人俱豸首,尺简谁能问山薮”一句,借故人离散、尺简难寻,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世事无常的无奈。“簿书丛里看峥嵘,归来共醉吴中酒”则是对忙碌生活的调侃,以及对相聚饮酒的向往。
整首诗以吴王城为背景,融合了历史、自然与人文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过去辉煌与未来未知的思考,以及对友情、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怀念。
沣头峡口钱唐岸,三别都经二十年。
且喜筋骸俱健在,勿嫌须鬓各皤然。
君归北阙朝天帝,我住东京作地仙。
博望自来非弃置,承明重入莫拘牵。
醉收杯杓停灯语,寒展衾裯对枕眠。
犹被分司官系绊,送君不得过甘泉。
岂料吾方病,翻悲汝不全。
卧惊从枕上,扶哭就灯前。
有女诚为累,无儿岂免怜。
病来才十日,养得已三年。
慈泪随声迸,悲肠遇物牵。
故衣犹架上,残药尚头边。
送出深村巷,看封小墓田。
莫言三里地,此别是终天。
兰阶霜候早,松露穸台深。
魄散珠胎没,芳销玉树沈。
露文晞宿草,烟照惨平林。
芝焚空叹息,流恨满籯金。
楚俗不爱力,费力为竞舟。
买舟俟一竞,竞敛贫者赇。
年年四五月,茧实麦小秋。
积水堰堤坏,拔秧蒲稗稠。
此时集丁壮,习竞南亩头。
朝饮村社酒,暮椎邻舍牛。
祭船如祭祖,习竞如习雠。
连延数十日,作业不复忧。
君侯馔良吉,会客陈膳羞。
画鹢四来合,大竞长江流。
建标明取舍,胜负死生求。
一时欢呼罢,三月农事休。
岳阳贤刺史,念此为俗疣。
习俗难尽去,聊用去其尤。
百船不留一,一竞不滞留。
自为里中戏,我亦不寓游。
吾闻管仲教,沐树惩堕游。
节此淫竞俗,得为良政不。
我来歌此事,非独歌此州。
此事数州有,亦欲闻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