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筠谷》
《题筠谷》全文
明 / 王鼎   形式: 七言律诗

此君高劲更中虚,嶰谷淇园是旧居。

月到草堂和影入,风清书屋与声俱。

鹧鸪啼歇黄陵暮,鸾凤来栖盛世初。

自是主人堪比德,不栽桃李只栽渠。

(0)
鉴赏

这首诗《题筠谷》由明代诗人王鼎所作,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高洁品德的追求与向往。

首联“此君高劲更中虚,嶰谷淇园是旧居”,以“此君”指代竹子,赞其高挺坚韧且内含空虚,象征着竹子不仅外在刚直,内在也空灵通透,如同古代文人追求的内外兼修之境。同时,将竹子与嶰谷、淇园相提并论,强调了竹子生长之地的自然环境优美,暗示竹子生长于理想之地,寓意着高洁品质的生长环境。

颔联“月到草堂和影入,风清书屋与声俱”,进一步描绘了竹子在月光下的静谧之美,以及微风吹过书屋时竹叶的轻柔声响。这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知识的追求。

颈联“鹧鸪啼歇黄陵暮,鸾凤来栖盛世初”,运用鹧鸪与鸾凤这两种鸟类的意象,分别代表哀怨与祥瑞。鹧鸪啼鸣,象征着黄昏的来临,而鸾凤的到来则预示着盛世的开始。这一联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代的期待。

尾联“自是主人堪比德,不栽桃李只栽渠”,点明了诗人的志趣所在。他不选择栽植桃李这样的世俗之物,而是选择了竹子,象征着诗人自身高尚的品德和对真善美的追求。这里的“主人”既指竹子,也暗喻诗人自己,表达了诗人与竹子之间相得益彰的关系,以及对自我品格的坚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赞美,不仅展现了竹子的自然美,更蕴含了诗人对高洁品德的向往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鼎
朝代:元

猜你喜欢

湘中旅泊寄阎九司户防①

桂水通百越,扁舟期晓发。
②荆云蔽三巴,夕望不见家。
③襄王梦行雨,才子谪长沙。
长沙饶瘴疬,胡为苦留滞。
④久别思款颜,承欢怀接袂。
⑤接袂杳无由,徒增旅泊愁。
清猿不可听,沿月下湘流。

(0)

疾愈过龙泉寺精舍呈易业二公①

停午闻山钟,起行散愁疾。
寻林采芝去,转谷松翠密。
傍见精舍开,长廊饭僧毕。
石渠流雪水,金子耀霜橘。
竹房思旧游,过憩终永日。
入洞窥石髓,傍崖采蜂蜜。
日暮辞远公,虎溪相送出。

(0)

自浔阳泛舟经明海①

大江分九派,淼漫成水乡。
②舟子乘利涉,往来至浔阳。
③因之泛五湖,流浪经三湘。
④观涛壮枚发,吊屈痛沉湘。
⑤魏阙心恒在,金门诏不忘。
⑥遥怜上林雁,冰泮已回翔。

(0)

白云先生迥见访①

闲归日无事,云卧昼不起。
②有客款柴扉,自云巢居子。
居闲好芝术,采药来城市。
③家在鹿门山,常游涧泽水。
手持白羽扇,脚步青芒履。
闻道鹤书徵,临流还洗耳。

(0)

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悠悠清水江,水落沙屿出。
回潭石下深,绿筿岸傍密。
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
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
夕阳开返照,中坐兴非一。
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

(0)

早发渔浦潭①

东旭早光芒,渚禽已惊聒。
②卧闻渔浦口,桡声暗相拔。
日出气象分,始知江路阔。
③美人常晏起,照影弄流沫。
饮水畏惊猿,祭鱼时见獭。
④舟行自无闷,况值晴景豁。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