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死共姜不二天,布裳今巳映华颠。
候虫彻夜悲寒抒,黄鹄凌秋衋断弦。
风轨载扬颓俗振,德门重启后昆贤。
乘时好著家人传,付入清朝太史编。
矢死共姜不二天,布裳今巳映华颠。
候虫彻夜悲寒抒,黄鹄凌秋衋断弦。
风轨载扬颓俗振,德门重启后昆贤。
乘时好著家人传,付入清朝太史编。
这首诗颂扬了一位忠贞不渝的节妇,她的品德如同黄鹄般高洁,即使在严寒中也坚守着自己的信念。诗中通过“矢死共姜”这一典故,强调了她对伴侣的忠诚,即便面对天大的困难也不离不弃。布裳映华颠,描绘出她朴素而高尚的形象,即使年老仍光彩照人。候虫彻夜的悲鸣,象征着外界的冷酷与挑战,而黄鹄凌秋则展现了她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轨载扬,寓意她的美德影响并振奋了世俗风气;德门重启,预示着她为后代树立了榜样,使家族得以延续贤良之风。最后,乘时好著家人传,付入清朝太史编,则表达了对她事迹的铭记与传承,希望她的故事能被历史所记载,激励后人。整首诗通过对节妇形象的细腻描绘和精神品质的高度赞扬,展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与颂扬。
双钟峙中流,高低互相位。
微风吹水波,万窍各鸣嘒。
仰观造化心,雕镂亦为罪。
濯濯苏眉山,捉笔工点缀。
放舟绝壁下,领意得奇最。
子弟与山川,韵事足图绘。
夷考作记年,送子德兴尉。
余来涉江涛,别弟趋吴会。
古人今不殊,事迹偶相类。
离怀虽黯然,妙得山水对。
西风泥行舟,遂谋三日醉。
长安四月雨,霢霂生微寒。
晨兴出帘阁,稍觉衣裳单。
郁郁庭中槐,浅绿浮林端。
好鸟鸣相闻,仿佛栖岩峦。
不见夏云热,宁知春色阑。
赖有同心人,把臂延清欢。
回首思故乡,众卉萋以繁。
黄梅摘方熟,朱荔谁当餐。
嘉序长不归,谁能假羽翰。
轩皇且战且学仙,桥山弓剑攀龙髯。
吁嗟政彻不及此,扶桑沧海空青天。
沙丘之云茂陵树,万弩射鱼气张怒。
童男未返青雀遥,银雁金凫起泉路。
琼田草不死,蓬莱尘不飞。
丹丘灵药如可致,千秋万岁讵相辞。
汾阴宫,琅琊碣,石麟秋草莽萧萧,铜仙望断咸阳阙。
不见当时九鼎我,鼎湖云气时明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