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来小苑中,稍与琐闱通。
远恐芳尘断,轻忧艳雪融。
只知防皓露,不觉逆尖风。
回首双飞燕,乘时入绮栊。
初来小苑中,稍与琐闱通。
远恐芳尘断,轻忧艳雪融。
只知防皓露,不觉逆尖风。
回首双飞燕,乘时入绮栊。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词人李商隐的作品,展现了词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细腻,语言精致。
“初来小苑中,稍与琐闱通。”开篇便描绘出一幕在花园中偶遇知己的情景,小苑指的是一个美丽的园林,而琐闱则是细微的窗棂,这里象征着微妙的情感交流。
“远恐芳尘断,轻忧艳雪融。”诗人担心美好的时光会突然间断裂,如同春天里的花瓣轻易随风而去。同时,对于那即将消逝的美好也感到忧虑,就像初夏中容易融化的雪。
“只知防皓露,不觉逆尖风。”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享受当下的美好时,几乎忘记了夜晚的寒露和逆境中的刺骨寒风。这里的“防皓露”暗示了对现实环境的适应,而“不觉逆尖风”则透露出一种对未来变化的无知或是不愿面对。
“回首双飞燕,乘时入绮栊。”诗人在回望中看到一对燕子如同穿梭于精美的窗棂之间,这里绮栊不仅是实物,也象征着生活中的各种复杂关系。双飞燕则代表着和谐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于人生易逝、美好难再的感悟,以及对于现实中细腻情感交流的珍视。李商隐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将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自然景象融为一体,创造了这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佳作。
兹山非峻极,名不载图谱。
投策一攀跻,未觉病腰膂。
苍松带寒日,交阴层窣堵。
俨然黄面师,粉绘色已古。
我贪五斗米,磬折向儿乳。
复著鞍马劳,疲筋剧笞楚。
此身异金石,能涉几寒暑。
诛茅结圆庐,宴坐此其所。
清心日焚诵,庶拔未来苦。
望尘彼何人,碌碌安足数。
禅林跨山胁,飞构凿崚嶒。
千里寄双睫,百忧消一登。
斯游属公暇,晓日东南升。
霜野明练甲,云阴垂海鹏。
东州地阳暖,腊月川无冰。
大艑出洪口,突去如骞腾。
趺坐思方寂,桐鱼闻饭僧。
生台饱驯鸽,散上浮图层。
矫首发长啸,清风鼓尘膺。
寥寥紫虚路,鸿雁正凭凌。
仿像中散公,俯手朱丝绳。
粉绘久零落,爽灵呼不应。
顾余识尤寡,况复无才称。
行且置缨笏,庵栖宗大乘。
二子勿多诮,有心何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