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郡佳山水,菁江接上虞。
计程航一苇,试吏佐双凫。
云壑窥仙籍,风谣验地图。
因寻黄绢字,为我吊曹盱。
越郡佳山水,菁江接上虞。
计程航一苇,试吏佐双凫。
云壑窥仙籍,风谣验地图。
因寻黄绢字,为我吊曹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越郡佳山水"直接点出了诗歌发生的地点,是江南地区的美好风光。"菁江接上虞"则展现了一条流经上虞的小河,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计程航一苇,试吏佐双凫"两句中,“计程”意味着计算行程,“航一苇”指的是乘坐一只小船,而“试吏佐双凫”则是说要测试一下这条河道是否适合通航。这些描写都在强调诗人对出发前细致的准备和考量。
"云壑窥仙籍,风谣验地图"一段,通过“云壑”、“仙籍”等意象,不仅映衬了自然景物,更透露出诗人超凡脱俗的情怀。同时,“风谣”与“地图”则是对未知旅程的探索和预测。
最后两句"因寻黄绢字,为我吊曹盱"中,“黄绢字”可能指的是古代书信或诗文用黄绢纸所书写的文字,这里表达了诗人想通过寻找旧时友人的书信来怀念过去。而“为我吊曹盱”则是在吊唁一位不在现场或者已经离开的人,曹盱可能是诗中的朋友名字或别称。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美好自然和友情的珍惜,以及面对离别时内心深处的不舍与怀念。
石子冈前雨萧萧,古木落叶凌风飙。
侍中碧血今犹在,荒祠白日鸣鸱枭。
于役来作东鸥客,父老告我东湖樵。
东湖樵夫为谁子,负薪来往东湖沚。
朝廷不守金川门,野夫合逝东湖水。
樵夫樵夫真丈夫,一死奚足更踟躇。
我向东湖转惆怅,呜呼!独不闻雪庵和尚补锅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