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九里松,夹路响清濑。
今寻双桧峰,壁立众山外。
危磴垒丹梯,阴霞成紫盖。
平临江海宽,俯看丘壑碎。
人生若飞箨,倏与流飙会。
濡首尘坱间,宁识沧洲大。
乘风叩阊阖,浮云接衣带。
昔闻九里松,夹路响清濑。
今寻双桧峰,壁立众山外。
危磴垒丹梯,阴霞成紫盖。
平临江海宽,俯看丘壑碎。
人生若飞箨,倏与流飙会。
濡首尘坱间,宁识沧洲大。
乘风叩阊阖,浮云接衣带。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上天竺双桧峰的探访和感悟。首句“昔闻九里松”引入传说中的景象,暗示双桧峰的历史悠久。接下来,“夹路响清濑”以动听的流水声衬托环境的清幽。诗人寻访到双桧峰,感叹其“壁立众山外”,形象地写出其高耸入云的姿态。
“危磴垒丹梯”描绘登山之路的险峻,而“阴霞成紫盖”则以瑰丽的自然景观映衬出峰顶的神秘。诗人登高后,视野开阔,“平临江海宽,俯看丘壑碎”,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心境。
“人生若飞箨”运用比喻,将人的生命比作飘落的竹笋叶,短暂且易逝,与“倏与流飙会”相呼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进一步反思,在尘世纷扰中,人们往往难以察觉“沧洲大”的深远意境。
最后两句“乘风叩阊阖,浮云接衣带”以仙人般的飘逸姿态,表达出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双桧峰的景色,寓言人生的短暂与宇宙的广大,富有哲理意味。
贤哉邴曼容,出处知所据。
官馀六百石,辄自移疾去。
富贵非不怀,殆辱亦先虑。
嗟我材下中,叨恩最蕃庶。
尧庭纳言职,轩野方明御。
服衮作槐班,曳履南宫署。
虽经斥免诮,尚玷高华处。
徒有守直弦,何能借前箸。
愚甘六马对,谗恨三物诅。
年来感衰疾,倦鸟思返翥。
抗心望先哲,俯首惭昔誉。
西景尚可收,归辕未云遽。
傥以人望人,期君或吾恕。
节晚云虽暗,年丰气自嘉。
乘寒初集霰,向夕遂韬霞。
缓舞先萦洛,妍歌不待巴。
无声来物表,一色共天涯。
露失仙人掌,春惊驿使花。
拂帘珠淅沥,装树玉查牙。
护石云惭素,开楼月让华。
海边鸥误客,辽左鹤迷家。
粉液塘冰厚,琼苗陇麦斜。
中邦盈尺喜,何必问龙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