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马门前久绝踪,柴关长借白云封。
人情翻覆殊无赖,心事依违遂渐慵。
恩怨一时弥子马,似真千古叶公龙。
春花总被春风误,老去山中始种松。
车马门前久绝踪,柴关长借白云封。
人情翻覆殊无赖,心事依违遂渐慵。
恩怨一时弥子马,似真千古叶公龙。
春花总被春风误,老去山中始种松。
这首诗以"感寓"为题,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和人情无常的感慨。首句"车马门前久绝踪"描绘了门庭冷落的景象,暗示了诗人曾经的显赫或期待的人际交往已不再。"柴关长借白云封"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与隐逸的氛围,用白云封门象征着与世隔绝。
"人情翻覆殊无赖"直接批评了人性的反复无常,"殊无赖"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象的不满。"心事依违遂渐慵"则反映了诗人因人事纷扰而逐渐失去积极进取的心态,转向内心的宁静。
"恩怨一时弥子马,似真千古叶公龙"两句运用典故,弥子马喻指恩怨难分,叶公龙则暗指虚伪之人,诗人借此表达对世间恩怨纠葛的无奈和对虚假之人的讽刺。
最后两句"春花总被春风误,老去山中始种松"以春花被春风误开,寓意人生易逝,唯有在老去后选择隐居山林,种松自守,体现了诗人对淡泊名利、回归自然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个人经历和对世态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人情冷暖的深刻理解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追求。
薄醉风欹帽,岁晚登临,霁景销空翳。
认取高寒,苍烟林外时起。
敛怨蛾、一面西峰,甚却懒、今朝梳洗。无人际。
朱阑绕遍,閒成孤倚。
年时拥鼻来吟,冷暖曾谙,是软红情味。
过眼莺花,残僧多事还记。
指望中、无限楼台,又剩粉、夕阳痕渍。黄昏未。
沙路倦寻归骑。
蓬莱在何许,渺在东海虚。
其回五千里,上有神人居。
山川异百奥,风俗如三吴。
仙官示狡狯,百丈神干躯。
世人寻地脉,弱流垫轻壶。
徒闻羡门往,漫役君房愚。
孰为灵仙府,乃是尺寸庐。
燕坐吾玉几,天游我非车。
挥斥九清表,飘然隘中区。
岂蓬知大小,□识无真□。
教有三门,致极处、元来只一。
这一字法门,深不可测。
老子谷神恒不死,仲尼心易初无画。
问瞿昙教外涅槃心,密密密。学神仙,须定息。
学圣人,忘智识。论做佛机缄,只凭慧力。
道释儒流都勘破,圆明觉照工夫毕。
看顶门、进破见真如,光赫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