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醉风欹帽,岁晚登临,霁景销空翳。
认取高寒,苍烟林外时起。
敛怨蛾、一面西峰,甚却懒、今朝梳洗。无人际。
朱阑绕遍,閒成孤倚。
年时拥鼻来吟,冷暖曾谙,是软红情味。
过眼莺花,残僧多事还记。
指望中、无限楼台,又剩粉、夕阳痕渍。黄昏未。
沙路倦寻归骑。
薄醉风欹帽,岁晚登临,霁景销空翳。
认取高寒,苍烟林外时起。
敛怨蛾、一面西峰,甚却懒、今朝梳洗。无人际。
朱阑绕遍,閒成孤倚。
年时拥鼻来吟,冷暖曾谙,是软红情味。
过眼莺花,残僧多事还记。
指望中、无限楼台,又剩粉、夕阳痕渍。黄昏未。
沙路倦寻归骑。
这首《玉京谣·雪后独游江亭》是夏孙桐在清朝末年至近代初的作品,描绘了雪后独自游览江亭的场景。诗人以轻盈的笔触,展现了冬日景色中的个人感受。
"薄醉风欹帽",开篇便写出诗人微醺的状态,帽子随风轻轻歪斜,透露出一种闲适与放纵。"岁晚登临,霁景销空翳",描述了年末时分,雨雪过后,天空晴朗,视野开阔,令人心旷神怡。
"认取高寒,苍烟林外时起",诗人凝视远方,看到山间的苍茫雾气,感受到冬日的寒冷和静谧。"敛怨蛾、一面西峰",通过描绘眉毛紧锁的形象,表达了对日常琐事的暂时抛却,专注于眼前的美景。
"甚却懒、今朝梳洗",诗人甚至懒得打理自己,沉浸在这份宁静之中。"无人际,朱阑绕遍,閒成孤倚",他独自漫步栏杆旁,享受这份孤独的宁静。
"年时拥鼻来吟,冷暖曾谙,是软红情味",回忆起往昔在此吟诗的时光,诗人品味着曾经的温暖与哀愁。"过眼莺花,残僧多事还记",眼前凋零的春景和偶尔出现的僧人,都成为记忆的一部分。
"指望中、无限楼台,又剩粉、夕阳痕渍",诗人期待的繁华景象如今只剩下夕阳余晖下的残破痕迹。"黄昏未,沙路倦寻归骑",天色渐晚,诗人疲惫地寻找回家的路,结束了一天的游历。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出诗人雪后独游江亭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修途缘广隰,川暝高烟平。
迢迢前山路,落日西林明。
舍舟复登陆,慰我岩壑情。
斧斤山林外,白石丁丁鸣。
危梯悬木杪,幽谷闻人声。
阴晴古壁暗,高下苍崖倾。
或见山火出,时闻猿鸟惊。
平看雷雨黑,下视源潭清。
微风吹素浪,日夕沄沄生。
山田足禾黍,水石明柴荆。
何年此幽栖,深谢世上名。
无为在城市,戚戚多所营。
旧传吴胥门,有桥甚雄壮。
不知何当事,谄媚分宜相。
拆毁远送之,未悉其真妄。
兹来经秀江,巍桥俨在望。
横铺八九筵,袤亘数十丈。
石质尽坚珉,蹲狮屹相向。
皆言自苏来,运载以漕舫。
严老自撰碑,亦颇言其状。
始知语不虚,世事多奇创。
桥梁是何物,乃作权门饷。
鞭石与驱山,势力岂多让。
充此何不为,穹天一手障。
为德于乡里,或云差可谅。
不闻掠彼衣,而令此挟纩。
冰山一朝摧,籍没无留藏。
独此岿然存,千秋截江涨。
颂詈两不磨,功罪亦相当。
犹胜庸庸流,片善无足况。
吴山多佳石,胥江足良匠。
有能更作桥,旧式犹可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