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海兰苕偶唱酬,诗人从古例悲秋。
千林落日僧归寺,一笛西风客倚楼。
尘世折磨增老境,江天空阔有渔舟。
不须浪跕飞鸢日,已念平生马少游。
碧海兰苕偶唱酬,诗人从古例悲秋。
千林落日僧归寺,一笛西风客倚楼。
尘世折磨增老境,江天空阔有渔舟。
不须浪跕飞鸢日,已念平生马少游。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丘逢甲的《再叠前韵(其一)》,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感慨,展现出诗人的情感世界。首句“碧海兰苕偶唱酬”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碧海兰苕之地偶然以诗唱和的情景,显示出文人墨客的雅兴。
“诗人从古例悲秋”则直接点出自古以来文人常在秋天抒发悲凉之情的传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共鸣。接下来两句“千林落日僧归寺,一笛西风客倚楼”,通过描绘僧人归寺和客子倚楼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宁静的秋日氛围。
“尘世折磨增老境,江天空阔有渔舟”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和岁月流逝的感叹,以及对江上渔舟生活的向往,流露出对超脱世俗的追求。最后一句“不须浪跕飞鸢日,已念平生马少游”,诗人表示不必像俗世中的人那样追求名利,而是怀念起如马少游般的淡泊生活,体现出诗人的人生哲学和价值观。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展现了丘逢甲在面对人生沧桑时的淡然与超脱。
感君赠我多,我怀君不少。
春深开玉兰,入夏繁红蓼。
疏雨杜鹃愁,稀星海棠晓。
落霞月难为,开元发深妙。
客到阳羡茶,老僧习烹燎。
微风恰受航,焚香话幽悄。
解带卧雪窝,虚空生窈窕。
抱膝起微吟,浮西兔皎皎。
时展古人书,怀疑不可考。
凡兹忧乐生,相思积秋草。
君志崇鼎钟,何能眄海岛。
流景谁为陈,馀閒以长抱。
读君閒足诗,閒足逾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