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晚溪上作》
《秋晚溪上作》全文
元 / 本诚   形式: 五言律诗

日暮东溪上,秋深景寂寥。

叶稀林影薄,水落岸痕高。

野烧明江岛,渔舟入浦桥。

故人烟水隔,怅望首空搔。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本诚的《秋晚溪上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萧瑟的秋日晚景图。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日暮时分东溪上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深秋特有的寂寥氛围。

首句“日暮东溪上”,直接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将读者引入一个即将夜幕降临的溪边场景。接着,“秋深景寂寥”一句,不仅点出了季节,更以“寂寥”二字,渲染出一种深秋特有的宁静与孤寂感。

随后,诗人通过“叶稀林影薄,水落岸痕高”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细节。稀疏的树叶和轻薄的树影,暗示了树木在秋天的凋零;水面的下降使得岸边的痕迹更加明显,这些都共同构成了画面的静态美,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

“野烧明江岛,渔舟入浦桥”两句,则将视角从地面转向水面,野火烧红了江岛的一角,渔舟缓缓驶向河口的小桥,这一动一静的对比,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生活的节奏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

最后,“故人烟水隔,怅望首空搔”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在这片被烟水隔绝的世界里,诗人只能怅然地望着,心中满是无奈与渴望。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人文关怀。

综上所述,《秋晚溪上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秋日傍晚溪边场景,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作者介绍

本诚
朝代:元   字:觉隐   号:辅成山人   籍贯:嘉兴语溪

元僧。嘉兴语溪人,初名文诚,后名道元。字觉隐,号辅成山人、大同山翁、凝始子。尝主本觉寺。后寓吴下。喜山水,以诗自豪。又善画山水。有《凝始子集》。
猜你喜欢

过临平

昔人五月临平路,汀洲藕花满无数。

此来三月过临平,雪白杨花捲波去。

杨花捲尽藕花开,今人古人俱到来。

欲向山阴寻贺老,酒船到处且徘徊。

(0)

送韩司业

杨花落尽梅子青,丹阳酒满双玉瓶。

使君买舟渡江去,落日淡淡波溟溟。

先生抱才登馆阁,东壁文采光龙廷。

自怜落日江湖上,为言纵迹如云萍。

(0)

登歌风台

歌风台前河水黄,歌风台前春草碧。

黄河之水日夜流,碧草年年自春色。

当时汉祖为帝王,龙泉三尺飞秋霜。

五年马上得天下,富贵乐在归故乡。

里中父老争拜跪,拄杖麻鞋见天子。

龙颜自喜还自伤,一半随龙半为鬼。

翻思向日亭长时,一身捧檄日夜驰。

只今宇宙极四海,一榻之外难撑持。

却思猛士卫神宇,安得长年在乡土。

可怜创业垂统君,却使乾机付诸吕。

淮阴年少韩将军,金戈铁马立战勋。

藏弓烹犬太急迫,解衣推食何殷勤。

倒使英雄遭妇手,血溅红裙当斩首。

萧何下狱子房归,左右功臣皆掣肘。

还乡却赋《大风歌》,向来老将今无多。

咸阳宫殿眼亲见,今日荆棘埋铜驼。

台前老人泪如雨,为言不特汉高祖。

古来此事无不然,稍稍升平忘险阻。

荒凉古庙依高台,前人已矣今人哀。

悲歌感慨下台去,断碑春雨生莓苔。

(0)

作乐导水·其一

洹溪混混源头活,分得枝流入小塘。

怪底凝云吹不散,管弦声满水中央。

(0)

城楼暮霭·其四洞阳午棋

琳宫寥阒子声频,树影初圆局几新。

门外茫茫名利海,可怜柯烂竟无人。

(0)

王右军屏风帖宣和所收

鼠须茧纸久消磨,谁信王书世不多。

片楮多应有神护,永和流播到宣和。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