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东溪上,秋深景寂寥。
叶稀林影薄,水落岸痕高。
野烧明江岛,渔舟入浦桥。
故人烟水隔,怅望首空搔。
日暮东溪上,秋深景寂寥。
叶稀林影薄,水落岸痕高。
野烧明江岛,渔舟入浦桥。
故人烟水隔,怅望首空搔。
这首元代诗人本诚的《秋晚溪上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萧瑟的秋日晚景图。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日暮时分东溪上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深秋特有的寂寥氛围。
首句“日暮东溪上”,直接点明了时间与地点,将读者引入一个即将夜幕降临的溪边场景。接着,“秋深景寂寥”一句,不仅点出了季节,更以“寂寥”二字,渲染出一种深秋特有的宁静与孤寂感。
随后,诗人通过“叶稀林影薄,水落岸痕高”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环境的细节。稀疏的树叶和轻薄的树影,暗示了树木在秋天的凋零;水面的下降使得岸边的痕迹更加明显,这些都共同构成了画面的静态美,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淡淡的哀愁。
“野烧明江岛,渔舟入浦桥”两句,则将视角从地面转向水面,野火烧红了江岛的一角,渔舟缓缓驶向河口的小桥,这一动一静的对比,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生活的节奏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
最后,“故人烟水隔,怅望首空搔”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在这片被烟水隔绝的世界里,诗人只能怅然地望着,心中满是无奈与渴望。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人文关怀。
综上所述,《秋晚溪上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秋日傍晚溪边场景,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佳作。
歌风台前河水黄,歌风台前春草碧。
黄河之水日夜流,碧草年年自春色。
当时汉祖为帝王,龙泉三尺飞秋霜。
五年马上得天下,富贵乐在归故乡。
里中父老争拜跪,拄杖麻鞋见天子。
龙颜自喜还自伤,一半随龙半为鬼。
翻思向日亭长时,一身捧檄日夜驰。
只今宇宙极四海,一榻之外难撑持。
却思猛士卫神宇,安得长年在乡土。
可怜创业垂统君,却使乾机付诸吕。
淮阴年少韩将军,金戈铁马立战勋。
藏弓烹犬太急迫,解衣推食何殷勤。
倒使英雄遭妇手,血溅红裙当斩首。
萧何下狱子房归,左右功臣皆掣肘。
还乡却赋《大风歌》,向来老将今无多。
咸阳宫殿眼亲见,今日荆棘埋铜驼。
台前老人泪如雨,为言不特汉高祖。
古来此事无不然,稍稍升平忘险阻。
荒凉古庙依高台,前人已矣今人哀。
悲歌感慨下台去,断碑春雨生莓苔。
《登歌风台》【元·萨都剌】歌风台前河水黄,歌风台前春草碧。黄河之水日夜流,碧草年年自春色。当时汉祖为帝王,龙泉三尺飞秋霜。五年马上得天下,富贵乐在归故乡。里中父老争拜跪,拄杖麻鞋见天子。龙颜自喜还自伤,一半随龙半为鬼。翻思向日亭长时,一身捧檄日夜驰。只今宇宙极四海,一榻之外难撑持。却思猛士卫神宇,安得长年在乡土。可怜创业垂统君,却使乾机付诸吕。淮阴年少韩将军,金戈铁马立战勋。藏弓烹犬太急迫,解衣推食何殷勤。倒使英雄遭妇手,血溅红裙当斩首。萧何下狱子房归,左右功臣皆掣肘。还乡却赋《大风歌》,向来老将今无多。咸阳宫殿眼亲见,今日荆棘埋铜驼。台前老人泪如雨,为言不特汉高祖。古来此事无不然,稍稍升平忘险阻。荒凉古庙依高台,前人已矣今人哀。悲歌感慨下台去,断碑春雨生莓苔。
https://shici.929r.com/shici/hbjycSFCF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