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城久识郑公乡,又试经论付草堂。
一沼水环三面曲,五松阴借半庭凉。
倚阑手指排花地,散箧寻种树方。
最是菜根滋味永,更营小圃爱蔬香。
冶城久识郑公乡,又试经论付草堂。
一沼水环三面曲,五松阴借半庭凉。
倚阑手指排花地,散箧寻种树方。
最是菜根滋味永,更营小圃爱蔬香。
这首清代诗人李贻德的《孙渊如夫子五亩园落成恭赋(其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田园景象。首句“冶城久识郑公乡”表达了诗人对郑公乡的熟悉和敬仰,可能与主人孙渊如有关。接下来,“又试经论付草堂”暗示了园中可能有讲学或研读经书的场所。
“一沼水环三面曲,五松阴借半庭凉”描绘了园中的池塘弯曲环绕,五棵松树投下清凉的阴影,为庭院增添了几分静谧和宜人的气氛。诗人倚栏远眺,手指所指之处是精心布置的花地,显示出主人对园艺的热爱和讲究。
“散箧寻种树方”则透露出诗人参与了园中种植活动,寻找合适的树种来丰富园景。最后两句“最是菜根滋味永,更营小圃爱蔬香”点明了园中还有菜园,诗人强调的是朴素生活的乐趣,以及对蔬菜清香的喜爱,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五亩园的宁静、雅致和主人的品味,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深喜爱和对学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