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竹坡归真州》
《送竹坡归真州》全文
明 / 罗玘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江边飞将猛如虎,手持神臂二石弩。

白叟呼之立少许,立竹之阴不知午。

叟初栽竹栽一母,母生儿孙孙缕缕。

竹知叟恩叟不语,试离竹行数十武。

诳竹无知遂飘举,百里千里析津府。

竹谁灌之畚以土,将有兵士环如堵。

叟前呼之竟何取,叟今疾趋若风雨。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与竹林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他与竹林分离时的复杂心情。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场景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诗的开头“江边飞将猛如虎”,以“飞将”比喻江边的老者,形象地描绘了他的勇猛和威严。手持“神臂二石弩”,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力量与技艺。接着,“白叟呼之立少许,立竹之阴不知午”,通过老者在竹荫下停留片刻的情景,表现了他对竹林的依恋之情。

“叟初栽竹栽一母,母生儿孙孙缕缕”,描述了老者最初种下一棵竹子,而后竹子繁衍出众多后代,象征着生命的延续和繁荣。竹子对老者的恩情默默无言,老者却在竹林间行走数十步,试图离开,却无法割舍这份情感。

“诳竹无知遂飘举,百里千里析津府”,这里使用了夸张的手法,想象竹子在老者离开后随风飘扬,甚至飘到遥远的地方,表达了老者对竹林的深深眷恋和不舍。

“竹谁灌之畚以土,将有兵士环如堵”,通过询问竹子如何得到灌溉和土壤,暗示了老者对竹林的悉心照料和保护,同时也预示了未来可能的战争威胁。

“叟前呼之竟何取,叟今疾趋若风雨”,最后两句描绘了老者在竹林前呼唤,却不知为何而来的疑惑,以及他迅速离去的急切,体现了他对竹林的复杂情感和对未来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纽带,以及面对外界变化时的无奈与坚持,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罗玘
朝代:明

罗玘(1447年-1519年)字景鸣,号圭峰,学者称圭峰先生。江西南城睦安乡磁圭人。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乡试第一第二年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进侍读。著有《圭峰文集》《续集》《类说》《圭峰奏议》等。
猜你喜欢

太保顾惠岩公祗役泰山途次和答

紫极传丹诏,青霄访玉华。

霓旌翻日观,瑶岛接星槎。

寒蹋峰头雪,晴攀海上霞。

翩跹双白鹤,遥驾五云车。

(0)

题谢中皋卷

林栖怀独往,人境迥遗群。

一径通樵路,千山霭暮云。

野禽当户啭,涧水向田分。

偃息亭皋上,玄言不可闻。

(0)

赠吕东汇银台

蓟门十载别,此日意何如。

济世馀三策,谋身合二疏。

浮踪寄天地,真乐自樵渔。

好借卢敖杖,周行五岳墟。

(0)

题燕穆之楚江秋晓图

月落楚江空,秋林待日红。

船开飞叶雨,人渡长潮风。

阁影涛声外,山形曙色中。

神仙问何在,有路想难通。

(0)

十二月九日喜晴

林屋春来近,和风晓入帘。

玉梅开的的,膏雨洒纤纤。

地暖草将茁,冰消水若添。

东君策羲驭,灵鹊噪晴檐。

(0)

宿黄龙观

杖藜迢递寻仙源,古祠遥见云中幡。

空林山猿食栗响,深泽野獭衔鱼喧。

道人步出悬厓下,度竹穿松远相讶。

焚香邀入紫芝居,为写黄庭坐清夜。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