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十月一日从幸太平门阅武应制》
《十月一日从幸太平门阅武应制》全文
元 / 张羽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四海清无战,三农乐有秋。

元戎陈虎旅,天子诏貙刘。

肃杀遵时令,登临展豫游。

江山明组练,海国壮貔貅。

旄钺传天语,韬钤禀庙谋。

射蛟应小汉,搏兽已卑周。

佳气投丹毂,祥风转采斿。

武功今已备,文德愿兼修。

虚沗金銮客,元才咏大搜。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末明初时期的一次大规模阅兵场景,展现了国家的强盛与和平景象。诗人张羽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四海安宁、农业丰收的盛世图景,以及皇帝亲自参与阅兵的壮观场面。

首句“四海清无战,三农乐有秋”开篇即点明了国家的和平与繁荣,四海之内没有战争,农民们在秋天享受着丰收的喜悦。接着,“元戎陈虎旅,天子诏貙刘”描述了军队的雄壮和皇帝的英明领导,通过派遣将领貙刘进行军事部署,显示了国家的军事实力和组织能力。

“肃杀遵时令,登临展豫游”则描绘了阅兵仪式的庄重与皇帝的悠闲巡视,体现了军事活动与皇家游乐的和谐统一。“江山明组练,海国壮貔貅”进一步强调了军队的纪律严明和国家的广阔疆域。

“旄钺传天语,韬钤禀庙谋”展示了皇帝与军队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军事策略的制定与执行。“射蛟应小汉,搏兽已卑周”运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敬仰,并暗示了此次阅兵的规模与影响力。

“佳气投丹毂,祥风转采斿”描绘了阅兵现场的祥瑞之气与美好氛围,预示着国家的繁荣昌盛。“武功今已备,文德愿兼修”总结了国家军事力量的强大,同时也表达了对文化和道德修养的重视。

最后,“虚沗金銮客,元才咏大搜”可能是指宫廷中的文人墨客也参与了这次盛大的阅兵活动,他们以诗歌的形式歌颂这一盛事,体现了文化与军事的融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历史典故,展现了元末明初时期国家的强盛、和平与繁荣,以及皇帝与军队之间的密切关系,同时也体现了对文化和道德修养的重视。

作者介绍
张羽

张羽
朝代:元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猜你喜欢

泾县白花桥铺候吕景初

梨花飞雪柳飞绵,风日晴和三月天。

满眼溪山饶逸兴,一村桑柘带朝烟。

吹醒旅梦谁家笛,噪落夕阳何处蝉。

邈矣钟期无觅处,素琴张壁未须弦。

(0)

题画

三生石上旧烟萝,九曲閒云倚醉过。

满地松花仙梦觉,春声都入榜人歌。

(0)

苏台至望亭驿人家尽空怅然有作寄从弟纡

东吴黎庶独何依,景物凄清旧日非。

芳草园林人不见,落花门巷燕还飞。

干戈时起风尘暮,烽堠春来戍火微。

高卧东山犹未起,洞中花发忆荼薇。

(0)

兵车行

兵车行,征马鸣,路上行人皆哭声。

哭声彻天泪满地,天地自是终无情。

弓箭在身刀在手,父母相随语未了。

妻子牵衣在后啼,兄弟束装向前走。

遥遥西上咸阳路,万里苍茫起烟雾。

倾身迥逐孤雁飞,乡邻亲戚知何处。

掩泪吞声行负戈,运粮斩木北防河。

军中昨夜诏书至,发兵转戍长城地。

野旷天清战血腥,悲笳日暮秋风起。

君不闻长城夜哭秦时鬼,瀚海风烟汉家垒。

秦汉争雄几百年,有血当时成海水。

武皇重开边,干戈苦未息。

妇人力耕锄,丈夫事行役。

千村少烟火,万井惟荆棘。

兵革海内犹未清,州司门外徵求急。

君不见长城窟,城下草根缠白骨。

人生莫作长城卒。

(0)

古平山居·其一

一片空濛紫翠浮,氤氲曙色蔼林丘。

若非蓬岛神仙宅,应是云间白玉楼。

(0)

莺啭听来丸药好,客陪欢处□樽开。

清烟晚树深连竹,细雨春花乱点苔。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