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之变历千年,不料沧桑变眼前。
前日我来行大陆,今日我来行大川。
大川茫茫四无际,风涛奔怒浮青天。
涛欲下,风欲上,风涛相争不相让。
独将刳木两难殉,微躯已过松头浪。
此地不习水,忽然逢水灾。
橹棹尚不辨,樯帆何处来。
编门结枥驱龙雷,托寄性命诚难哉。
茅茨倾塌随流转,虫鸟乱飞投人怀。
嗟余见短不见远,五岳安平谁道险。
柳梢系釜有人居,马腹冲波渡清浅。
沧桑之变历千年,不料沧桑变眼前。
前日我来行大陆,今日我来行大川。
大川茫茫四无际,风涛奔怒浮青天。
涛欲下,风欲上,风涛相争不相让。
独将刳木两难殉,微躯已过松头浪。
此地不习水,忽然逢水灾。
橹棹尚不辨,樯帆何处来。
编门结枥驱龙雷,托寄性命诚难哉。
茅茨倾塌随流转,虫鸟乱飞投人怀。
嗟余见短不见远,五岳安平谁道险。
柳梢系釜有人居,马腹冲波渡清浅。
这首《大水歌》由清代诗人戴梓所作,描绘了自然界中洪水肆虐的壮阔景象与人类在灾难面前的无助与坚韧。
开篇“沧桑之变历千年,不料沧桑变眼前”,以时间的跨度和历史的变迁为背景,引出自然力量的突变,暗示了接下来将要描述的洪水场景。接着,“前日我来行大陆,今日我来行大川”通过对比,强调了环境的急剧变化,从陆地到大川,意味着从平静到动荡的转变。
“大川茫茫四无际,风涛奔怒浮青天”描绘了洪水的浩瀚与汹涌,风与涛的激烈对抗,展现了大自然力量的威严与不可预测性。接下来的“涛欲下,风欲上,风涛相争不相让”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对抗的紧张氛围,而“独将刳木两难殉,微躯已过松头浪”则表达了个体在面对自然灾难时的渺小与无力感,以及为了生存而做出的艰难抉择。
“此地不习水,忽然逢水灾。橹棹尚不辨,樯帆何处来”描述了人们在不熟悉水域的情况下遭遇洪水,表现出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时的困惑与无助。接下来的“编门结枥驱龙雷,托寄性命诚难哉”则体现了人们在极端环境下的求生努力,以及生存的艰难。
“茅茨倾塌随流转,虫鸟乱飞投人怀”描绘了洪水带来的破坏与混乱,以及动物在灾难中的无助。最后,“嗟余见短不见远,五岳安平谁道险。柳梢系釜有人居,马腹冲波渡清浅”表达了诗人对人类自身局限性的反思,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同时也暗示了即使在看似平静的地方也可能隐藏着未知的风险。
整体而言,《大水歌》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灾难的诗歌,也是对人类生存状态、自然与人类关系以及个人在面对自然力量时的脆弱与坚韧的深刻反思。
仙人与我绿玉杖,早年意气青云上。
生憎颜色带风尘,梦中五岳恣雄放。
石屋道者启瑶篇,历历朱陵罗洞天。
奇峰细数过七十,下界俯视空三千。
岣嵝之山禹碑石,造化元精神鬼画。
不是名山灵异张,宁昭圣代文章迹。
攀读欲驾三湘舟,万事伤心成阻修。
去此山中止七日,胡尔江山垂三秋。
忽遇夫君谈故邱,丰神飒飒凌九州。
祝融之裔无乃是,况复玉立声杨休。
当年亲见上封事,玉关青琐留清议。
每嫌金印误铅砂,不博朱衣轻薜荔。
夫君夫君莫怨嗟,邺侯曾是仙人家。
药房阑砌接丹壁,牙签锦轴辉青霞。
袅袅云泉知几处,丛丛露桂今谁住。
望日台高白鹤遥,泻洪亭在玄猿去。
九嶷迢迢烟雾横,空传玉帛漫含情。
古来浮名不满瞬,何如绝粒度长生。
清谣发处看芝草,道心定后浮云扫。
自有金波共月回,何忧白发催人老。
即今绛节向金台,寄语山房锁碧苔。
直待功成谢簪绂,好共山人归去来。
《岣嵝山房歌》【明·罗洪先】仙人与我绿玉杖,早年意气青云上。生憎颜色带风尘,梦中五岳恣雄放。石屋道者启瑶篇,历历朱陵罗洞天。奇峰细数过七十,下界俯视空三千。岣嵝之山禹碑石,造化元精神鬼画。不是名山灵异张,宁昭圣代文章迹。攀读欲驾三湘舟,万事伤心成阻修。去此山中止七日,胡尔江山垂三秋。忽遇夫君谈故邱,丰神飒飒凌九州。祝融之裔无乃是,况复玉立声杨休。当年亲见上封事,玉关青琐留清议。每嫌金印误铅砂,不博朱衣轻薜荔。夫君夫君莫怨嗟,邺侯曾是仙人家。药房阑砌接丹壁,牙签锦轴辉青霞。袅袅云泉知几处,丛丛露桂今谁住。望日台高白鹤遥,泻洪亭在玄猿去。九嶷迢迢烟雾横,空传玉帛漫含情。古来浮名不满瞬,何如绝粒度长生。清谣发处看芝草,道心定后浮云扫。自有金波共月回,何忧白发催人老。即今绛节向金台,寄语山房锁碧苔。直待功成谢簪绂,好共山人归去来。
https://shici.929r.com/shici/RZeWUF.html
摛藻堂边一株柏,根盘厚地枝挐天。
八千春秋仅传说,厥寿少当四百年。
御园松柏森森列,居然巨擘标苍颜。
粗皮硉兀心不死,倚壁如拍洪崖肩。
左日右月为两目,春草秋花参四禅。
仙人炼气不炼肉,形若槁木神乃全。
昔者公旦象六爻,是为九二见在田。
又如瑶池会王母,赤松子应领群仙。
韦偃直干不可得,而今谁者以神传。
洪宣承平此曾阅,甲申桑海无还丹。
乔木颇与世臣类,作歌讵止斐鸿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