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岸春风峭,江空夜雨清。
萧疏蓬上点,彷佛叶间声。
今古双眸冷,乾坤一棹轻。
鬓从湖海白,谁识谢郎情。
断岸春风峭,江空夜雨清。
萧疏蓬上点,彷佛叶间声。
今古双眸冷,乾坤一棹轻。
鬓从湖海白,谁识谢郎情。
这首宋诗《正月十二日夜姚江》是葛天民所作,描绘了春天夜晚姚江边的景象。首句“断岸春风峭”,以峭厉的春风刻画岸边景色,暗示冬去春来,寒意未尽。次句“江空夜雨清”则写出夜晚江面空旷,雨声清晰,营造出宁静而寂寥的氛围。
“萧疏蓬上点,彷佛叶间声”两句,通过写风吹过稀疏的蓬草和落叶的声音,形象地描绘出风的轻柔与夜的静谧。诗人巧妙地将自然之音与内心情感相融合,寓情于景。
“今古双眸冷,乾坤一棹轻”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沧桑的感慨,以及自己在广阔天地间泛舟的超然心境。最后一句“鬓从湖海白,谁识谢郎情”,以白发自比,流露出一种无人理解的孤独感,同时暗含着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深沉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姚江夜晚的景象,融入了诗人的人生感慨,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忆昨鸣皋梦里还,手弄素月清潭间。
觉时枕席非碧山,侧身西望阻秦关。
麒麟阁上春还早,著书却忆伊阳好。
青松来风吹古道,绿萝飞花覆烟草。
我家仙翁爱清真,才雄草圣凌古人,欲卧鸣皋绝世尘。
鸣皋微茫在何处?五厓峡水横樵路。
身披翠云裘,袖拂紫烟去。
去时应过嵩少间,相思为折三花树。
高堂粉壁图蓬瀛,烛前一见沧洲清。
洪波汹涌山峥嵘,皎若丹丘隔海望赤城。
光中乍喜岚气灭,谓逢山阴晴后雪。
回溪碧流寂无喧,又如秦人月下窥花源。
了然不觉清心魂,祗将叠嶂鸣秋猿。
与君对此欢未歇,放歌行吟达明发。
却顾海客扬云帆,便欲因之向溟渤。
洛阳宫阙当中州,城上峨峨十二楼。
翠华西去几时返,枭巢乳鸟藏蛰燕。
御门空锁五十年,税彼农夫修玉殿。
六街朝暮鼓鼕鼕,禁兵持戟守空宫。
百官月月拜章表,驿使相续长安道。
上阳宫树黄复绿,野豺入苑食麋鹿。
陌上老翁双泪垂,共说武皇巡幸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