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同钱户部登山》
《同钱户部登山》全文
明 / 郑文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使节遥临曙色开,苍苔白石路崔嵬。

藤萝绕涧峰千尺,松竹当窗酒一杯。

鸟识歌阑随客散,鹤知茶熟伴僧来。

四郊莫道无荒土,还有饥寒遍草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使者在清晨时分登高远望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清幽的自然风光与静谧的人文氛围。首联“使节遥临曙色开,苍苔白石路崔嵬”以“使节”为引子,点明了人物身份与活动背景,同时通过“曙色开”和“苍苔白石路崔嵬”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接下来,“藤萝绕涧峰千尺,松竹当窗酒一杯”两句,将视线从道路转向山间,藤萝缠绕溪涧,千尺高峰耸立,松竹掩映窗户,一壶美酒静待品尝,画面生动,富有诗意。

“鸟识歌阑随客散,鹤知茶熟伴僧来”则进一步深化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鸟儿似乎能感知到歌声的结束,随着客人散去,它们也归巢而去;而鹤则在茶香四溢之时,前来陪伴僧人,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诗的趣味性,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敬畏之情。

最后,“四郊莫道无荒土,还有饥寒遍草莱”一句,诗人以广阔的视角审视社会现实,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忧虑。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不忘人间疾苦,体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深沉的社会责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社会现实的关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深刻人文关怀的佳作。

作者介绍

郑文康
朝代:明   字:时乂   号:介庵   籍贯:苏州府昆山   生辰:1413—1465

(1413—1465)苏州府昆山人,字时乂,号介庵。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猜你喜欢

北郭小楼与友玩月

明月中秋近,东楼望眼悬。

故人俱好在,清思各相牵。

天极银潢净,凉浮玉露先。

一尊如此夕,别后更何年。

(0)

宋生代兄从军行

昨日点兵兄起别,弟代兄行气吞铁。

宝刀飒飒生阴风,直到淮河蹴冰雪。

木兰女儿代父行,弟为丈夫不代兄。

丈夫能尽骨肉情,万里之外如户庭。

兄但晏眠莫忧弟,淮流近接蛟门水。

明年五月见茶船,先寄官仓月支米。

官仓月米拜天恩,未必长为识字军。

年年射雁得兄信,胜似参商同一门。

(0)

梨花图

梨花如雪弄春寒,常记清明马上看。

今日赋诗劳想像,美人和梦倚阑干。

(0)

草阁图

双松树下半茅堂,万竹丛西一野航。

画个老翁头似雪,坐间书卷对沧浪。

(0)

八咏楼与知府权纬联句·其三游石室寺

石室初从浑沌分,呀然一窍气氤氲。

山僧惯住鼋鼍窟,野老能穿虎豹群。

行怪帽檐常碍藓,坐惊衣袖忽生云。

几时更借禅床卧,六月松声绝顶闻。

(0)

题典仪柳以临九鸾白云图

清郎今是楚仪官,雁荡云山画里观。

山似青鸾来九个,云非苍狗变千端。

倚门斜日枫林晚,拄笏高秋草阁寒。

庭树鸡鸣思问寝,江庖鱼美阻承欢。

桂因招隐烟丛老,萱解忘忧露叶漙。

溪上樵归风且便,源头童汲雨初乾。

乌犍耕后曾秋穫,白鹤归时及晚餐。

东里迁居逢孟母,西邻醵社祀丁兰。

天边见雁归心切,月下闻蛩旅梦残。

紫诰定应来绚烂,綵衣重得舞盘桓。

板舆前引行花径,竹杖旁随过药阑。

春酒高堂介眉寿,更图家庆后人看。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朱晞颜 杨旦 陈起 王义山 宁调元 牛焘 程珌 郭应祥 释智朋 释师观 黄之隽 顾瑛 赵我佩 何瑭 王之望 李振钧 朱景英 赵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