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节遥临曙色开,苍苔白石路崔嵬。
藤萝绕涧峰千尺,松竹当窗酒一杯。
鸟识歌阑随客散,鹤知茶熟伴僧来。
四郊莫道无荒土,还有饥寒遍草莱。
使节遥临曙色开,苍苔白石路崔嵬。
藤萝绕涧峰千尺,松竹当窗酒一杯。
鸟识歌阑随客散,鹤知茶熟伴僧来。
四郊莫道无荒土,还有饥寒遍草莱。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使者在清晨时分登高远望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清幽的自然风光与静谧的人文氛围。首联“使节遥临曙色开,苍苔白石路崔嵬”以“使节”为引子,点明了人物身份与活动背景,同时通过“曙色开”和“苍苔白石路崔嵬”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神秘的氛围。接下来,“藤萝绕涧峰千尺,松竹当窗酒一杯”两句,将视线从道路转向山间,藤萝缠绕溪涧,千尺高峰耸立,松竹掩映窗户,一壶美酒静待品尝,画面生动,富有诗意。
“鸟识歌阑随客散,鹤知茶熟伴僧来”则进一步深化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主题。鸟儿似乎能感知到歌声的结束,随着客人散去,它们也归巢而去;而鹤则在茶香四溢之时,前来陪伴僧人,这一细节不仅增添了诗的趣味性,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敬畏之情。
最后,“四郊莫道无荒土,还有饥寒遍草莱”一句,诗人以广阔的视角审视社会现实,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与忧虑。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不忘人间疾苦,体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和深沉的社会责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社会现实的关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一首具有深刻人文关怀的佳作。
昨日点兵兄起别,弟代兄行气吞铁。
宝刀飒飒生阴风,直到淮河蹴冰雪。
木兰女儿代父行,弟为丈夫不代兄。
丈夫能尽骨肉情,万里之外如户庭。
兄但晏眠莫忧弟,淮流近接蛟门水。
明年五月见茶船,先寄官仓月支米。
官仓月米拜天恩,未必长为识字军。
年年射雁得兄信,胜似参商同一门。
清郎今是楚仪官,雁荡云山画里观。
山似青鸾来九个,云非苍狗变千端。
倚门斜日枫林晚,拄笏高秋草阁寒。
庭树鸡鸣思问寝,江庖鱼美阻承欢。
桂因招隐烟丛老,萱解忘忧露叶漙。
溪上樵归风且便,源头童汲雨初乾。
乌犍耕后曾秋穫,白鹤归时及晚餐。
东里迁居逢孟母,西邻醵社祀丁兰。
天边见雁归心切,月下闻蛩旅梦残。
紫诰定应来绚烂,綵衣重得舞盘桓。
板舆前引行花径,竹杖旁随过药阑。
春酒高堂介眉寿,更图家庆后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