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到山居兴趣多,松门尽日客稀过。
经行偶见岩花落,睡起忽闻山鸟歌。
捷径固非今世有,移文争奈昔人何。
老来已得安心法,一念才生即是魔。
新到山居兴趣多,松门尽日客稀过。
经行偶见岩花落,睡起忽闻山鸟歌。
捷径固非今世有,移文争奈昔人何。
老来已得安心法,一念才生即是魔。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山中居所的日常与心境,充满了自然与禅意的融合。首句“新到山居兴趣多”,点明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与新鲜感。接着,“松门尽日客稀过”一句,通过描写松门前稀少的访客,营造出一种宁静与清幽的氛围。
“经行偶见岩花落,睡起忽闻山鸟歌。”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山中四季更迭的自然景象,诗人不经意间见到岩石上的花朵随风飘落,醒来时又听到山鸟的歌唱,这些细节无不透露出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感悟。
“捷径固非今世有,移文争奈昔人何。”这两句则表达了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思考,暗示了某些事物或路径在现代社会可能已经不存在,而过去的某些行为或文告(移文)也难以改变现状,流露出一种历史与现实的感慨。
最后,“老来已得安心法,一念才生即是魔。”这句诗揭示了诗人对于人生、禅修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他似乎在说,年老之后,已经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安宁,但即使是微小的一念,也可能成为扰乱心性的魔障。这句话既是对个人修行的总结,也是对所有寻求内心平静之人的警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内心世界探索的智慧。
春风老妪悲南陌,泪如连丝啼不得。
曾是朱门旧日人,今来宛转无衣食。
忆昔尚书全盛时,雁行珠履何差池。
连云甲第倚云汉,中有金屋多蛾眉。
葳蕤锁钥黄金铺,屈戍盘龙双辘轳。
南窗北牖隐相望,惟容此妪当关呼。
昼逐琼筵洗凿落,夜趋绮帐拂流苏。
是时竹马余翩翩,乌衣伯仲群少年。
竞赌罗囊走堂下,独成蜡凤戏阶前。
中间令弟托心素,春草西堂梦佳句。
突兀应高定国闾,悲凉却扫延年墓。
一别人琴遂杳然,百年书籍终谁付。
山阳思旧空笛声,平原叹逝徒词赋。
昔日池台生棘榛,清歌妙舞共灰尘。
龙钟白首还沦落,乞食常从旧比邻。
吁嗟世事无不有,海水蓬莱几回首。
茂陵高卧马相如,终年消渴长著书。
因风为问青云客,何处红尘无覆车。
《今昔行悲老妪篇》【清·姚世靖】春风老妪悲南陌,泪如连丝啼不得。曾是朱门旧日人,今来宛转无衣食。忆昔尚书全盛时,雁行珠履何差池。连云甲第倚云汉,中有金屋多蛾眉。葳蕤锁钥黄金铺,屈戍盘龙双辘轳。南窗北牖隐相望,惟容此妪当关呼。昼逐琼筵洗凿落,夜趋绮帐拂流苏。是时竹马余翩翩,乌衣伯仲群少年。竞赌罗囊走堂下,独成蜡凤戏阶前。中间令弟托心素,春草西堂梦佳句。突兀应高定国闾,悲凉却扫延年墓。一别人琴遂杳然,百年书籍终谁付。山阳思旧空笛声,平原叹逝徒词赋。昔日池台生棘榛,清歌妙舞共灰尘。龙钟白首还沦落,乞食常从旧比邻。吁嗟世事无不有,海水蓬莱几回首。茂陵高卧马相如,终年消渴长著书。因风为问青云客,何处红尘无覆车。
https://shici.929r.com/shici/rn2Zcm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