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钦和御制山居诗赐灵谷寺住持·其九》
《钦和御制山居诗赐灵谷寺住持·其九》全文
明 / 释宗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新到山居兴趣多,松门尽日客稀过。

经行偶见岩花落,睡起忽闻山鸟歌。

捷径固非今世有,移文争奈昔人何。

老来已得安心法,一念才生即是魔。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山中居所的日常与心境,充满了自然与禅意的融合。首句“新到山居兴趣多”,点明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与新鲜感。接着,“松门尽日客稀过”一句,通过描写松门前稀少的访客,营造出一种宁静与清幽的氛围。

“经行偶见岩花落,睡起忽闻山鸟歌。”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山中四季更迭的自然景象,诗人不经意间见到岩石上的花朵随风飘落,醒来时又听到山鸟的歌唱,这些细节无不透露出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感悟。

“捷径固非今世有,移文争奈昔人何。”这两句则表达了对过去与现在的对比思考,暗示了某些事物或路径在现代社会可能已经不存在,而过去的某些行为或文告(移文)也难以改变现状,流露出一种历史与现实的感慨。

最后,“老来已得安心法,一念才生即是魔。”这句诗揭示了诗人对于人生、禅修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理解。他似乎在说,年老之后,已经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安宁,但即使是微小的一念,也可能成为扰乱心性的魔障。这句话既是对个人修行的总结,也是对所有寻求内心平静之人的警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内心世界探索的智慧。

作者介绍

释宗泐
朝代:明

(1317—1391)明僧。浙江临海人,俗姓周,字季潭,名所居室为全室。洪武中诏致有学行高僧,首应诏至,奏对称旨。诏笺释《心经》、《金刚经》、《楞伽》,曾奉使西域。深究胡惟庸案时,曾遭株连,太祖命免死。后在江浦石佛寺圆寂。有《全室集》。
猜你喜欢

吴宫

金井两梧桐,相传避暑宫。

瑶台三十六,处处与天通。

宝镜留明月,妆楼闭彩虹。

美人化双燕,飞去五湖东。

(0)

览镜

览镜萧疏祗自嗤,閒思往事独支颐。

短才未敢窥鹦鹉,白发何须著鵔鸃。

生计由来同泛梗,归心今已在江蓠。

衰年事业凭谁寄,百尺云根五字诗。

(0)

贲湖秋望

贲湖地僻宋村名,荻月芦风秋自生。

萧寺仅存方外想,野航恰备画中情。

绣衣墓顶松犹挺,给谏茔前水独清。

可但曾孙怀祖泽,隐沦多尚话先生。

(0)

雨馀

言从田家游,居止得淳朴。

园林宿雨滋,积草深书屋。

著屐看新晴,披襟羡幽独。

人影淡斜阳,禽声冷脩竹。

(0)

咏怀·其一

贫者思得玉,不采九疑峰。

倦者思得息,不憩三危踪。

嗟彼当路子,追欲何怔忪。

朝菌与灵椿,谁是金石躬。

惟有乐饥水,可以安吾慵。

(0)

今昔行悲老妪篇

春风老妪悲南陌,泪如连丝啼不得。

曾是朱门旧日人,今来宛转无衣食。

忆昔尚书全盛时,雁行珠履何差池。

连云甲第倚云汉,中有金屋多蛾眉。

葳蕤锁钥黄金铺,屈戍盘龙双辘轳。

南窗北牖隐相望,惟容此妪当关呼。

昼逐琼筵洗凿落,夜趋绮帐拂流苏。

是时竹马余翩翩,乌衣伯仲群少年。

竞赌罗囊走堂下,独成蜡凤戏阶前。

中间令弟托心素,春草西堂梦佳句。

突兀应高定国闾,悲凉却扫延年墓。

一别人琴遂杳然,百年书籍终谁付。

山阳思旧空笛声,平原叹逝徒词赋。

昔日池台生棘榛,清歌妙舞共灰尘。

龙钟白首还沦落,乞食常从旧比邻。

吁嗟世事无不有,海水蓬莱几回首。

茂陵高卧马相如,终年消渴长著书。

因风为问青云客,何处红尘无覆车。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