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春日不伤春,今日逢春愁杀人。
触目旌旗非族类,无言桃李少精神。
可怜野兴牵羁兴,不分红尘杂虏尘。
直待元戎攘却后,岘山无惜领嘉宾。
平生春日不伤春,今日逢春愁杀人。
触目旌旗非族类,无言桃李少精神。
可怜野兴牵羁兴,不分红尘杂虏尘。
直待元戎攘却后,岘山无惜领嘉宾。
这首宋诗《二月三日登城郊外春色可人而虏骑未退》表达了诗人赵万年在春天登高远望时的复杂心情。他平素对春日并无过多哀愁,但今日所见景象却触发了深深的忧虑。旌旗飘扬,映入眼帘的并非同族之人,而是敌人的踪影,这让诗人感到痛心。桃花李花虽美,但在战乱中却显得无精打采,失去了往常的生机。
诗人感叹野外的乐趣此刻被战事所牵绊,连自然界的红尘都仿佛混杂着敌人的气息。他期待着能有英勇的将领出征,驱逐侵略者,恢复安宁。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和平到来后的畅想,那时他将毫无保留地欢迎嘉宾,一同欣赏那没有战争干扰的春色,登临岘山,尽享美景。整首诗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吴王城下溪,疏凿自开辟。
潭潭无涯岸,但见浸垂碧。
气增宇宙宽,势吞江湖窄。
楼台照清影,河州多嘉植。
红鳞生霞朝,金鉴沉月夕。
恍如神仙国,远与尘土隔。
怪说稔传闻,真源探图籍。
天目据西南,两地泻峻极。
其傍数百壑,奔走为附益。
及兹渊渟处,深不可计尺。
稻粱活万家,世无原田瘠。
鱼虾孕千石,日见网罟获。
阴阴风雨夜,多为蛟龙宅。
少游溪上学,长作幕下客。
观澜无前志,平世耻吟泽。
度量方潢污,临流重惭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