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有幽栖志,长嫌俗境喧。
喜寻高士宅,得共故人论。
古井波围柱,深檐石作垣。
焚香足危坐,清咏五千言。
自有幽栖志,长嫌俗境喧。
喜寻高士宅,得共故人论。
古井波围柱,深檐石作垣。
焚香足危坐,清咏五千言。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寓铁柱怡真堂柬左德昭》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高雅交往的追求。首句“自有幽栖志”直接揭示了诗人心中的隐居理想,他渴望远离尘世的喧嚣,寻求内心的宁静。接着,“长嫌俗境喧”进一步强调他对世俗环境的厌倦,表达出对清静之地的执着。
“喜寻高士宅,得共故人论”描绘了诗人喜欢探访高尚人士的居所,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思想,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知识和精神层面的共鸣。后两句“古井波围柱,深檐石作垣”,通过描绘古朴的居所细节,如环绕柱子的古井波纹和用石头砌成的屋檐,营造出一种古雅而宁静的氛围。
最后两句“焚香足危坐,清咏五千言”则描绘了诗人静坐读书的情景,焚香静心,诵读经典,这不仅是对知识的追求,也是对精神世界的提升。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实践,以及对高洁人格的坚守。
雪共梅花,念动是、经年离拆。
重会面、玉肌真态,一般标格。
谁道无情应也妒,暗香埋没教谁识。
却随风、偷入傍妆台,萦帘额。惊醉眼,朱成碧。
随冷暖,分青白。叹朱弦冻折,高山音息。
怅望关河无驿使,剡溪兴尽成陈迹。
见似枝而喜对杨花,须相忆。
庾岭烟光,江南风景,冷落岁寒庭院。
疏林万木冻折,孤根独犯,晓霜回暖。
萼点胭脂,粉凝芳叶,依稀几枝初绽。
上层楼、月夜凭阑,风送暗香清远。
嗟往昔、汉妃临鸾,新妆才饰,艳绝人间金钿。
东君信息,造化工夫,却笑众葩开晚。
若是芳菲迅速,终与和羹,凤池仙馆。
愿楼头、羌笛休吹,免使为花肠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