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言青女莫来宾,闻道长安冻杀人。
应瑞丰年占尚远,忧时君子虑方新。
幸闻北境无他警,更喜东皇已问津。
有客方携诗到手,天才端的是祥麟。
寄言青女莫来宾,闻道长安冻杀人。
应瑞丰年占尚远,忧时君子虑方新。
幸闻北境无他警,更喜东皇已问津。
有客方携诗到手,天才端的是祥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柏的作品,名为《和无适四时赋雪梅(其四)》。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远方亲友安危的关切,并融入了对时事的忧虑与对未来美好愿景的寄托。
"寄言青女莫来宾,闻道长安冻杀人。" 这两句诗表明诗人通过某种方式传达信息给远方的亲友,告诫他们不要轻易外出,因为听说长安(古都之一)严寒至极,以致有人因寒而死。这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气候状况,也隐含着对人民生活困难的同情。
"应瑞丰年占尚远,忧时君子虑方新。"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美好岁月的期待与希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当前时局的担忧和对仁人志士如何面对现实、谋求新的出路的思考。
"幸闻北境无他警,更喜东皇已问津。" 这两句则传达了诗人得知边疆没有其他骚乱的消息而感到庆幸,同时也为天子(东皇)开始关心民生而感到高兴。这表明诗人对国家安危和人民福祉都抱有深切的关怀。
"有客方携诗到手,天才端的是祥麟。" 最后两句则描述了有一位客人带着诗作来到了诗人的手中,这位客人不仅是诗才横溢,而且如同祥瑞之兽——麒麟一般,是一种吉祥的象征。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状况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美好愿望,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注。
畴昔来会稽,浮舟出江堤。
苍茫望津道,隐隐辟招提。
虚气发峻岭,疑有至人栖。
龙象兹拥卫,群木皆萋萋。
吾家浮屠老,早岁离烦迷。
持律破三业,悟道臻渊倪。
法网覆众生,一念绝町畦。
戒刀割大荤,水陆无象犀。
凡物有极势,固难叙阶梯。
兀然被衣裓,谁能判金泥。
六时宣法音,万生荷提携。
愚人本无识,有识自难稽。
如我解所说,安可议东西。
稽首送归驭,信美旧山蹊。
盛暑剧焚燎,深林称幽栖。
衰残不胜事,遂得休天倪。
重关人响绝,悯默与时违。
慨念百年乐,誓将老锄犁。
吾子造府戟,勤拳苦攀跻。
乃欲强访我,清言相与稽。
君方事轩冕,我乃乐山溪。
所向适殊途,安得问軏輗。
要我有所赋,将报锦与绨。
病思何足云,有愧测海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