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裘止暍,裂齐纨以禦冬。违时殚力,巧夫无功。
东飞之雀,翛尾者逆风。以高以下,嗟不如转蓬。
蛾眉戚施,妍以见嗤。匪用亲故,在心相於。
聊复击筑吹笙篪,曼声三日乐莫悲。
鹿裘止暍,裂齐纨以禦冬。违时殚力,巧夫无功。
东飞之雀,翛尾者逆风。以高以下,嗟不如转蓬。
蛾眉戚施,妍以见嗤。匪用亲故,在心相於。
聊复击筑吹笙篪,曼声三日乐莫悲。
这首诗《前缓声行(其一)》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对比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首句“鹿裘止暍,裂齐纨以御冬”描绘了在酷热或严寒中,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寻求庇护的情景,形象地展现了生活的艰辛与无奈。接着,“违时殚力,巧夫无功”则反映了尽管人们努力适应环境,但往往事与愿违,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暗含了对命运无常的感叹。
“东飞之雀,翛尾者逆风”一句,以飞翔的鸟儿为喻,指出即使拥有自由之身,也难以摆脱逆境的束缚,进一步强调了命运的不可控性。接下来,“以高以下,嗟不如转蓬”将人比作随风飘荡的蓬草,无论高低,都逃不过命运的摆布,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切感慨。
“蛾眉戚施,妍以见嗤”通过描述女子的美貌反而招致非议,暗示了社会对美的偏见与不公。而“匪用亲故,在心相于”则强调了真正的友情与亲情的价值,即便在世态炎凉中,这些情感依然能给人以慰藉。
最后,“聊复击筑吹笙篪,曼声三日乐莫悲”表达了诗人面对人生的种种不如意,选择以音乐来排解忧愁,寻找内心的平静与快乐。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美好情感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