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集云峰下居,门前翠竹尽真如。
道人若许通消息,邀我须凭雁足书。
家在集云峰下居,门前翠竹尽真如。
道人若许通消息,邀我须凭雁足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逸所作的《送曹圣延刘济道归宜春》其二,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首句“家在集云峰下居”,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友人家中所在之地的壮丽景色,集云峰作为背景,既展现了山川之美,也暗示了友人居住环境的清幽与高雅。接着,“门前翠竹尽真如”一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生机,翠竹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更象征着纯洁与坚韧的精神品质。
“道人若许通消息,邀我须凭雁足书”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远方友人的牵挂。这里运用了“雁足传书”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希望友人能够传递消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愿意通过书信与友人保持联系的愿望。这种情感的表达,既体现了友情的深沉,也蕴含了对远方友人生活状态的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友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真挚友谊的珍视。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千仞奇峰薄上清,葛洪于此尚留名。
紫麟瑞霭春风暖,白虎丹成夜月明。
点点苍苔空有迹,菲菲芳草不闻声。
高踪回首今何在,山水犹含万古情。
乳燕双飞,黄莺百啭,深深庭户。
海棠开遍,零乱一帘红雨。
绣帘低、卷起春风,香肩倦倚娇无语。叹玉堂底事。
匆匆聚散,又江南旅。春暮。人何处。
想歌馆睡浓,日高丈五。旧迷未醒,莫负孤眠凤侣。
长安道、载酒寻芳,故园桃李还忆否。
早归来、整过阑干,花下携春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