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甫定争群雄,酒酣拔剑日论功。
若曹非礼不能束,乃公谩骂真瞢瞢。
试为绵蕞习其易,肃敬先徵长乐宫。
今日方知天子贵,叔孙无愧名曰通。
江山甫定争群雄,酒酣拔剑日论功。
若曹非礼不能束,乃公谩骂真瞢瞢。
试为绵蕞习其易,肃敬先徵长乐宫。
今日方知天子贵,叔孙无愧名曰通。
这首诗《叔孙通》由清代诗人缪烜所作,通过对历史人物叔孙通的描绘,展现了其在群雄争霸中的角色与地位,以及其在礼仪制度建立过程中的贡献。
首句“江山甫定争群雄”,描绘了乱世初定,英雄们争夺天下的景象。接着,“酒酣拔剑日论功”则刻画了英雄豪杰们在酒宴上谈论功绩,意气风发的情景。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了叔孙通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以其独特的身份和才能,成为了与众不同的存在。
“若曹非礼不能束,乃公谩骂真瞢瞢”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叔孙通对礼仪的重视。在乱世中,若非遵循礼仪,难以约束人心;而那些谩骂的人,则显得不明事理。这反映了叔孙通在建立礼仪制度时的坚持与智慧。
“试为绵蕞习其易,肃敬先徵长乐宫”进一步描述了叔孙通在礼仪制度建立过程中的努力。他尝试简化礼仪,使之易于学习和遵守,并且在长乐宫这样的重要场合,率先示范,以身作则。
最后,“今日方知天子贵,叔孙无愧名曰通”表达了对叔孙通的敬仰之情。在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后,人们终于认识到礼仪之于国家的重要性,而叔孙通作为礼仪制度的奠基人,其贡献得到了应有的肯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对比手法,不仅展现了叔孙通的历史地位和贡献,也传达了对礼仪制度价值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