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閤偏宜落照间,倚天无数玉潺湲。
黄华墨灶知名寺,荆浩关仝得意山。
游子也如红树老,残僧偶与白鸥还。
人生见说功名好,不博南楼半日閒。
殿閤偏宜落照间,倚天无数玉潺湲。
黄华墨灶知名寺,荆浩关仝得意山。
游子也如红树老,残僧偶与白鸥还。
人生见说功名好,不博南楼半日閒。
此诗描绘了林虑南楼的壮丽景色与诗人深沉的情感。首句“殿阁偏宜落照间”,以“偏宜”二字点出夕阳余晖与楼阁相映成趣的美景,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倚天无数玉潺湲”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远处连绵的山峰比作倚靠天际的玉带,生动展现了山峦的高峻与秀美。
“黄华墨灶知名寺,荆浩关仝得意山”两句,通过引用古代画家的名字,暗示此处风景之优美,足以让画家为之倾倒,留下传世佳作。同时,也暗含了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与敬仰。
“游子也如红树老,残僧偶与白鸥还”描绘了游子在外漂泊的孤独与疲惫,以及僧人与白鸥相伴的宁静与超脱。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以及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
最后一句“人生见说功名好,不博南楼半日闲”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于功名利禄的淡然态度,认为在短暂的闲暇时光中欣赏自然之美,远胜过追求世俗的功名。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观念。
泼火初收,秋千外、轻烟漠漠。
春渐远、绿杨芳草,燕飞池阁。
已著单衣寒食后,夜来还是东风恶。
对空山、寂寂杜鹃啼,梨花落。伤别恨,闲情作。
十载事,惊如昨。向花前月下,共谁行乐。
飞盖低迷南苑路,湔裙怅望东城约。
但老来、憔悴惜春心,年年觉。
西风搅桂树,落日明枫林。
游子怀归期,予悲渺登临。
虞山一何高,湘水一何深。
英皇仅枯冢,寂寞薰兮琴。
我欲奏古曲,俗耳更哇淫。
古器不可见,聊作相思吟。
相思长相思,相思无古今。
一歌众鸟听,再歌万籁喑。
推手君勿歌,有酒且孤斟。
落落此时意,寥寥千载心。
五弦毋庸绝,四海谁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