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毫长挹袖中书,秋色寥寥寄净居。
金粟后身仍怖鸽,碧山回首漫焚鱼。
潮生白下闻仙梵,叶坠枞阳见旧庐。
谁遣汤师吟怨别,暮云江上倍踌躇。
彩毫长挹袖中书,秋色寥寥寄净居。
金粟后身仍怖鸽,碧山回首漫焚鱼。
潮生白下闻仙梵,叶坠枞阳见旧庐。
谁遣汤师吟怨别,暮云江上倍踌躇。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子升所作,名为《寄方密之》。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友人方密之的深切思念与感慨。
首联“彩毫长挹袖中书,秋色寥寥寄净居”,以“彩毫”象征文采飞扬,描绘出诗人挥毫泼墨的情景,同时将友人的居所比喻为“净居”,暗示其内心的纯净与宁静。秋色寥寥,不仅点明季节,也暗含了诗人对友人所在之地的向往与思念。
颔联“金粟后身仍怖鸽,碧山回首漫焚鱼”,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象征手法。金粟后身,可能是指友人或其所在之地的某种特质,而“怖鸽”、“焚鱼”则可能是诗人对友人生活状态的一种想象或猜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生活的关切与忧虑。
颈联“潮生白下闻仙梵,叶坠枞阳见旧庐”,通过“潮生”与“叶坠”的自然景象,分别对应友人所在地的地理环境,同时也寓含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诗人仿佛在想象中亲临友人居住的地方,听闻仙梵之声,见到旧庐的落叶,这种情境既充满了诗意,又蕴含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尾联“谁遣汤师吟怨别,暮云江上倍踌躇”,引用了“汤师”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离别的哀愁。在暮云笼罩的江面上,诗人独自徘徊,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怀念与不舍,这种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令人动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情思念与复杂情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陈子升诗歌创作中的佳作。
君不见中天五岳表嵩岳,元气开辟凛磅礡。
柳张角亢星野连,恒泰华衡地维络。
嵩高之下二室尊,三十六峰并崟萼。
飞泉泻空龙作湫,阴厓积雪终古之风吹不落。
星冠西拜集仙台,芝泥瑶检锢莫开。
七十二君竟安在,汉家雄才之主胡为奉祠而至哉。
申甫翰周亦已矣,有如黄河经柱底。
龙门东下而竟不可回,鸣鸟不闻鸣犊死。
临此三叹令心哀,予也出山辞罗浮。
九疑八桂东西州,武夷匡庐吾范裘。
钟陵灊霍吾糟丘,一瓢一笠寄于天台天姥赤城雁宕而沃州。
一窥日观登岱顶,今蹑王屋来嵩游。
下俯终南惇物峨眉汶领,奚啻海上之浮沤。
卧绿云兮餐紫芝,骖白鹿兮鞭赤螭。
醉持玉笙吹,仍借黄鹤骑。
遥谢浮丘公,万三千年复来期。
吾诚不能待尚平之毕婚嫁,风尘蹩躠良可悲。
君不见太行之路多偃蹇,蓬莱之水易清浅。
缑氏峰头谢世人,中嵩自可携鸡犬。
《嵩岳歌》【明·欧大任】君不见中天五岳表嵩岳,元气开辟凛磅礡。柳张角亢星野连,恒泰华衡地维络。嵩高之下二室尊,三十六峰并崟萼。飞泉泻空龙作湫,阴厓积雪终古之风吹不落。星冠西拜集仙台,芝泥瑶检锢莫开。七十二君竟安在,汉家雄才之主胡为奉祠而至哉。申甫翰周亦已矣,有如黄河经柱底。龙门东下而竟不可回,鸣鸟不闻鸣犊死。临此三叹令心哀,予也出山辞罗浮。九疑八桂东西州,武夷匡庐吾范裘。钟陵灊霍吾糟丘,一瓢一笠寄于天台天姥赤城雁宕而沃州。一窥日观登岱顶,今蹑王屋来嵩游。下俯终南惇物峨眉汶领,奚啻海上之浮沤。卧绿云兮餐紫芝,骖白鹿兮鞭赤螭。醉持玉笙吹,仍借黄鹤骑。遥谢浮丘公,万三千年复来期。吾诚不能待尚平之毕婚嫁,风尘蹩躠良可悲。君不见太行之路多偃蹇,蓬莱之水易清浅。缑氏峰头谢世人,中嵩自可携鸡犬。
https://shici.929r.com/shici/qECgi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