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方密之》
《寄方密之》全文
明 / 陈子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彩毫长挹袖中书,秋色寥寥寄净居。

金粟后身仍怖鸽,碧山回首漫焚鱼。

潮生白下闻仙梵,叶坠枞阳见旧庐。

谁遣汤师吟怨别,暮云江上倍踌躇。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子升所作,名为《寄方密之》。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友人方密之的深切思念与感慨。

首联“彩毫长挹袖中书,秋色寥寥寄净居”,以“彩毫”象征文采飞扬,描绘出诗人挥毫泼墨的情景,同时将友人的居所比喻为“净居”,暗示其内心的纯净与宁静。秋色寥寥,不仅点明季节,也暗含了诗人对友人所在之地的向往与思念。

颔联“金粟后身仍怖鸽,碧山回首漫焚鱼”,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象征手法。金粟后身,可能是指友人或其所在之地的某种特质,而“怖鸽”、“焚鱼”则可能是诗人对友人生活状态的一种想象或猜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生活的关切与忧虑。

颈联“潮生白下闻仙梵,叶坠枞阳见旧庐”,通过“潮生”与“叶坠”的自然景象,分别对应友人所在地的地理环境,同时也寓含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诗人仿佛在想象中亲临友人居住的地方,听闻仙梵之声,见到旧庐的落叶,这种情境既充满了诗意,又蕴含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尾联“谁遣汤师吟怨别,暮云江上倍踌躇”,引用了“汤师”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离别的哀愁。在暮云笼罩的江面上,诗人独自徘徊,心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怀念与不舍,这种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令人动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情思念与复杂情感,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陈子升诗歌创作中的佳作。

作者介绍

陈子升
朝代:明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猜你喜欢

寄朱用晦

鼎食宁论似素封,西江朱履尽相从。

趋前拜客觞频送,虚左迎人辔愈恭。

门约白云为八鹤,城连紫气是双龙。

由来仙者多能侠,期尔香炉第几峰。

(0)

嵩岳歌

君不见中天五岳表嵩岳,元气开辟凛磅礡。

柳张角亢星野连,恒泰华衡地维络。

嵩高之下二室尊,三十六峰并崟萼。

飞泉泻空龙作湫,阴厓积雪终古之风吹不落。

星冠西拜集仙台,芝泥瑶检锢莫开。

七十二君竟安在,汉家雄才之主胡为奉祠而至哉。

申甫翰周亦已矣,有如黄河经柱底。

龙门东下而竟不可回,鸣鸟不闻鸣犊死。

临此三叹令心哀,予也出山辞罗浮。

九疑八桂东西州,武夷匡庐吾范裘。

钟陵灊霍吾糟丘,一瓢一笠寄于天台天姥赤城雁宕而沃州。

一窥日观登岱顶,今蹑王屋来嵩游。

下俯终南惇物峨眉汶领,奚啻海上之浮沤。

卧绿云兮餐紫芝,骖白鹿兮鞭赤螭。

醉持玉笙吹,仍借黄鹤骑。

遥谢浮丘公,万三千年复来期。

吾诚不能待尚平之毕婚嫁,风尘蹩躠良可悲。

君不见太行之路多偃蹇,蓬莱之水易清浅。

缑氏峰头谢世人,中嵩自可携鸡犬。

(0)

石塔

七叶珥貂何在,六朝乔木几家。

独有厓王古塔,青天片片残霞。

(0)

寄张肖甫时备兵天雄·其一

久忆铜梁客,曾传剑阁铭。

留屯漳水白,倚垒太行青。

尊俎临沙麓,风云出井陉。

南来新入部,何处望双星。

(0)

次韵答郭膳部笃周见怀·其二

使者秋相问,北来飞骑书。

天长淮树小,江冷蓟鸿疏。

白发愁难遣,黄花饱有馀。

登台望京阙,千里独踌躇。

(0)

送徐子与四首·其一

北还风叶稀,南徂霜鸿飞。

念我携手好,别袂安可挥。

吴波逗鱼素,楚关迎豸衣。

逖矣赋行迈,留者歌式微。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