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禄由来酒样醇,伊谁未醉解收身。
须知泽畔独醒客,不顾墦间饱饫人。
晋代风流多逸士,陶公名节号忠臣。
筑堂景慕前贤行,饮水端能哜道真。
利禄由来酒样醇,伊谁未醉解收身。
须知泽畔独醒客,不顾墦间饱饫人。
晋代风流多逸士,陶公名节号忠臣。
筑堂景慕前贤行,饮水端能哜道真。
这首宋诗以饮酒与人生哲理为切入点,表达了诗人对仕途利禄的看法以及对高尚品格的追求。首句“利禄由来酒样醇”形象地比喻了世俗功名的诱惑如同美酒般令人沉醉,然而第二句“伊谁未醉解收身”则提出了一个疑问:在这样的诱惑中,谁能保持清醒,及时抽身呢?
接着,“须知泽畔独醒客”引用屈原的典故,将坚守道义的人比作楚国大夫屈原,在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境况下,展现出不随波逐流的独立人格。“不顾墦间饱饫人”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那些只为权势利益而沉溺于享乐之人的鄙视。
后两句“晋代风流多逸士,陶公名节号忠臣”提及了晋代的隐逸之风和陶渊明的高洁品行,表达了诗人对清高节操的推崇,将刘尚书比作陶渊明一样的忠臣,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最后,“筑堂景慕前贤行,饮水端能哜道真”表达了诗人希望刘尚书能够效仿前贤,如饮水般直接品味真理,过上真正符合道义的生活。整首诗语言流畅,寓言深刻,体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赞美和对现实世态的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