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仙溪陈侍郎韵寄题刘尚书二首·其二真止》
《次仙溪陈侍郎韵寄题刘尚书二首·其二真止》全文
宋 / 陈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利禄由来酒样醇,伊谁未醉解收身。

须知泽畔独醒客,不顾墦间饱饫人。

晋代风流多逸士,陶公名节号忠臣。

筑堂景慕前贤行,饮水端能哜道真。

(0)
注释
利禄:功名利禄。
由来:自古以来。
解收身:能自我约束。
泽畔:河边。
独醒:独自清醒。
墦间:坟墓间。
晋代:东晋时期。
风流:超凡脱俗。
逸士:才情出众的人。
陶公:指陶渊明。
名节:名誉和节操。
忠臣:忠诚的臣子。
筑堂:建造房屋以纪念。
景慕:仰慕。
饮水:饮用泉水。
哜道真:品味真理。
翻译
功名利禄如同美酒般醇厚,是谁在未醉时能自行抽身?
应当知道,像屈原那样在河边独自清醒的人,不会理会那些只为填饱肚子的庸俗之人。
晋代有许多超脱不羁的文人,如陶渊明以高尚的节操著称,被誉为忠诚的臣子。
我想要仿效先贤们的高尚行为,只饮清泉,品味真理的本质。
鉴赏

这首宋诗以饮酒与人生哲理为切入点,表达了诗人对仕途利禄的看法以及对高尚品格的追求。首句“利禄由来酒样醇”形象地比喻了世俗功名的诱惑如同美酒般令人沉醉,然而第二句“伊谁未醉解收身”则提出了一个疑问:在这样的诱惑中,谁能保持清醒,及时抽身呢?

接着,“须知泽畔独醒客”引用屈原的典故,将坚守道义的人比作楚国大夫屈原,在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境况下,展现出不随波逐流的独立人格。“不顾墦间饱饫人”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于那些只为权势利益而沉溺于享乐之人的鄙视。

后两句“晋代风流多逸士,陶公名节号忠臣”提及了晋代的隐逸之风和陶渊明的高洁品行,表达了诗人对清高节操的推崇,将刘尚书比作陶渊明一样的忠臣,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最后,“筑堂景慕前贤行,饮水端能哜道真”表达了诗人希望刘尚书能够效仿前贤,如饮水般直接品味真理,过上真正符合道义的生活。整首诗语言流畅,寓言深刻,体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赞美和对现实世态的批判。

作者介绍

陈宓
朝代:宋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
猜你喜欢

冬夜检书得旧诗稿选录之

清夜人无寐,寒檐月渐西。

冻凝镫焰小,冷压柝声低。

撰栗煨余火,翻书检旧题。

数篇钞未了,邻舍已鸡啼。

(0)

落花

吹开吹落只匆匆,恩怨都难问晓风。

细草自黏残雨碧,斜阳犹照别枝红。

伤心茵溷皆前定,瞥眼云泥判此中。

三月江南春似海,断肠知有几人同。

(0)

春寒

想到寻春意转慵,梅花落尽杏花红。

呼僮钩起重帘望,不是东风是北风。

(0)

初惠山绝顶望太湖

三万六千顷,苍茫到眼前。

身如入图画,山欲化云烟。

不速来孤客,初尝第二泉。

何当随范蠡,快泛五湖船。

(0)

怀云帆荆州·其二

尺蠖一求伸,青衫秋复春。

世情趋热路,天意鍊才人。

抱玉君徒泣,分金我尚贫。

明珠原有价,珍重苦吟身。

(0)

春日游仁园见壁间咏菊诗和其韵·其二

寻春扶病谒伽蓝,悟彻禅心月印潭。

舞咏能谐童冠志,安危空作主宾谈。

何须岘首留遗迹,祇愿弥陀共一龛。

作客兰成悲日暮,小园幽径有谁探。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