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遁斋挽四章》
《遁斋挽四章》全文
明 / 霍韬   形式: 四言诗

勿折我竹枝,勿折我松枝。我松斯跂,我竹斯猗。

松跂斯石,遁翁手植。竹猗斯石,遁翁手辟。

勿折我竹枝,勿折我松枝。竹扫流云,松扫流霾。

我抚我竹,摇摇我悲。我抚我松,遥遥我思。

勿折我竹枝,勿折我松枝。松根龙蟠,竹枝凤栖。

龙之远矣,甘斯年矣。凤之远矣,甘斯年矣。

勿折我竹枝,勿折我松枝。

竹荫我遁翁之斋,松蹲我遁翁之池。

坐斯斋矣,遥我思矣。浴斯池矣,遥我思矣。

(0)
鉴赏

这首诗以“勿折我竹枝,勿折我松枝”开篇,反复强调对竹与松的爱护,象征着对自然界的尊重和对生命的珍视。诗人通过描绘竹与松的形象,以及它们与石头的关系,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竹子被比作流云,松树则象征着流霾的清除,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赞美之情。

接下来,诗人通过抚摸竹与松的动作,抒发了深深的悲情与思念。竹与松不仅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寄托,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个人命运的变迁。诗人对竹与松的深情,实际上是对逝去时光和已故人物的怀念,尤其是对“遁翁”的追忆。

诗中提到的“遁翁”,可能是诗人尊敬的前辈或导师,其手植的松树和开辟的竹林,不仅是自然景观的象征,也是精神家园的隐喻。诗人通过“遁翁之斋”和“遁翁之池”的描写,展现了对遁翁生活空间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

最后,诗人以“龙蟠”和“凤栖”来形容松根和竹枝,进一步强化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之美。同时,“龙之远矣,甘斯年矣。凤之远矣,甘斯年矣”的诗句,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感慨,以及对生命中不可逆转的离别的接受与平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自然景物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和逝去时光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理想生活方式的向往。

作者介绍
霍韬

霍韬
朝代:明

霍韬(1487年-1540年),字渭先,号兀崖,南海县石头乡(现属广东省佛山市石湾区澜石镇)霍族人。霍韬平生勤奋上进,广博多学,文人学士多称他为渭崖先生。嘉靖十九年(1540年),霍韬在京暴病逝世,享年54岁。明帝追封为太师太保。谥文敏,运葬于广东省增城县境风箱冈对面山上,并在乡内建祠祀奉(祠现存),后人对他和石肯乡梁储,西樵大同乡方献夫,同称为明代南海县的“三老阁”。霍韬学博才高,著作甚多,有《诗经注解》、《象山学辨》、《程周训释》等。今有《霍文敏公全集》传世。
猜你喜欢

西湖宴集

湖流曲折夜生潮,水国微茫乐事饶。

红叶影飘钟出寺,寒鸦声起麓归樵。

悬知别后情千缕,且复尊前醉一瓢。

莫讶严城笳鼓急,峰头白鹤正相招。

(0)

游海珠寺呈同游诸公

万里波涛万里风,明珠流落大江东。

楼台谁信神仙宅,冰雪偏疑日月宫。

镜影鸟飞霄汉上,莲花人坐海潮中。

何期嘉会叨陪赏,才调中原数数公。

(0)

黄龙洞

垒巘层峦古洞深,杖藜选胜一登临。

白云飘渺笼丹壑,绿水清泠泻碧岑。

五色禽来凝鹤驾,三潭鲤跃动龙吟。

天华宫阙今何在,剩有荒碑卧夕阴。

(0)

别黄观之

予亦老于客,嗟君姜桂奇。

十年能不字,五岭倍相思。

秋水夫何远,孤舟信所之。

韩山吹短帽,待子黄花时。

(0)

悲秋

一夜苍山万木枯,霜风飒飒满平芜。

凉回宋玉悲难写,愁剧张衡咏亦无。

玉署昔年酣翰墨,泥涂今日饱驰驱。

可怜司寇堂堂职,忍负君王作叛奴。

(0)

无题·其二

几回寻梦到窗纱,轻薄东风送别家。

弱水三千青鸟断,巫山十二碧云遮。

罗衣心眷当时宠,鬓泽香存旧赐花。

郎马不来春已暮,望迷芳草路偏赊。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