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了十三徽。掩了灯帏。鬟丝袅袅露丝飞。
絮样花痕烟样月,水样绡衣。香绿动霏微。
玉漏声稀。生愁明日燕来非。
人也未归春也瘦,梦也难肥。
停了十三徽。掩了灯帏。鬟丝袅袅露丝飞。
絮样花痕烟样月,水样绡衣。香绿动霏微。
玉漏声稀。生愁明日燕来非。
人也未归春也瘦,梦也难肥。
这首《浪淘沙·梨花庭院图》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描绘了一幅梨花盛开、庭院静谧的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细腻的情感。
首句“停了十三徽”,以“徽”字点明琴瑟之音,暗示主人公在梨花树下弹奏,琴声悠扬,却在某个时刻戛然而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掩了灯帏”一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夜色之中,只有主人公的心事在悄悄流淌。
“鬟丝袅袅露丝飞”描绘了女子的发丝随风轻舞,如同细雨中的花瓣,既美丽又略带凄凉。接下来的“絮样花痕烟样月,水样绡衣”更是将梨花的花瓣比作飘落的柳絮,月光下的梨花则像是轻烟中的月亮,而女子的衣裳则如流水般轻盈,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心弦的画面。
“香绿动霏微”一句,通过“香绿”二字,不仅描绘了梨花的香气和绿叶的生机,还暗示了情感的微妙波动。“玉漏声稀”则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夜深人静,时间仿佛凝固,让人不禁思考时光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
最后,“生愁明日燕来非。人也未归春也瘦,梦也难肥。”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担心明日燕子归来时,一切已非往昔;同时也抒发了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情,以及春天的消逝带来的哀愁。梦中虽然美好,但醒来后却难以寻回那份丰满与充实,流露出深深的失落感。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易逝、人事无常的感慨,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