蔼蔼长空春已归,东风犹在绿杨枝。
故人错莫送行处,流水苍茫无住时。
汾上先生能理曲,河滨退老喜论诗。
闻君此去追高躅,应忘青衫簿领卑。
蔼蔼长空春已归,东风犹在绿杨枝。
故人错莫送行处,流水苍茫无住时。
汾上先生能理曲,河滨退老喜论诗。
闻君此去追高躅,应忘青衫簿领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时的伤感与对友人的深情寄托。"蔼蔼长空春已归,东风犹在绿杨枝"两句通过春天的景象,传达了时间流逝和季节更迭的意境,同时也暗示着离别之际四处生辉的自然景色与内心的哀伤形成鲜明对比。
接下来的"故人错莫送行处,流水苍茫无住时"则直接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渺茫前途的担忧。"故人"指的是即将分别的朋友,而"流水"象征着时间的不断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第三句"汾上先生能理曲,河滨退老喜论诗"中,通过提及某位"汾上先生"专长于音乐、善于生活在河边并以退隐自守、乐于谈论诗歌,显示了对朋友才艺的赞赏,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友情和文化生活的珍视。
最后两句"闻君此去追高躅,应忘青衫簿领卑"则是对远行者的期许和祝福。"追高躅"指的是追求更高的位置或地位,而"应忘青衫簿领卑"则是在劝告朋友不要忘记过去的贫穷生活,保持谦逊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人情世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高尚的人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