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谁之恩,令其妇子保。
怨论出不经,斯人直蛮䝤。
人鬼争一尘,乱民鲜寿考。
但恐此土清,未许涂秽脑。
天心有至仁,不偏骨枯槁。
庶几邱墓安,各得子孙扫。
抱城十里沙,明年看春草。
方知蓬勃机,罔不藉明昊。
再造谁之恩,令其妇子保。
怨论出不经,斯人直蛮䝤。
人鬼争一尘,乱民鲜寿考。
但恐此土清,未许涂秽脑。
天心有至仁,不偏骨枯槁。
庶几邱墓安,各得子孙扫。
抱城十里沙,明年看春草。
方知蓬勃机,罔不藉明昊。
这首诗《定海旅中杂述七章(其四)》由清代诗人姚燮创作,通过深沉的思考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以及自然的深刻感悟。
首句“再造谁之恩,令其妇子保”,诗人以设问的方式,探讨了生命与恩赐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接着,“怨论出不经,斯人直蛮䝤”两句,通过对比,揭示了人性中的善恶对立,强调了道德行为的重要性。
“人鬼争一尘,乱民鲜寿考”描绘了社会动荡不安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但恐此土清,未许涂秽脑”则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纯净的渴望,以及对污浊现实的无奈。
“天心有至仁,不偏骨枯槁”一句,诗人赞美了上天的仁慈,认为它不会偏袒任何一方,即使在极端的苦难中,也有人性的光辉。“庶几邱墓安,各得子孙扫”表达了对后世安宁的期盼,以及对家族传承的重视。
“抱城十里沙,明年看春草”描绘了一幅充满希望的画面,预示着尽管当前环境恶劣,但未来总有生机。“方知蓬勃机,罔不藉明昊”最后两句总结全诗,强调了自然规律和光明的力量,无论遭遇何种困境,都有可能迎来新生。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也有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