掾曹仁恕用,郎选孝廉为。
之子文无害,居廷敢决疑。
一王除制作,三尺著毫釐。
过眼皆成诵,雠书自所宜。
察廉时尔贵,治道吏为师。
去去弦歌化,当如别后思。
掾曹仁恕用,郎选孝廉为。
之子文无害,居廷敢决疑。
一王除制作,三尺著毫釐。
过眼皆成诵,雠书自所宜。
察廉时尔贵,治道吏为师。
去去弦歌化,当如别后思。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攽所作的《送张益宣州法曹》。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张益即将前往宣州担任法曹职务的惜别之情,同时也对其才华和能力给予了高度肯定。
首句“掾曹仁恕用,郎选孝廉为”点明了张益的身份和即将前往的职位,暗示其德才兼备,被选为郎官,体现了对他个人品质的认可。接着“之子文无害,居廷敢决疑”赞扬了张益的文章才能和在朝廷敢于决断的能力,进一步凸显其才干。
“一王除制作,三尺著毫釐”运用比喻手法,将张益的法律工作比作制定法律和使用法律的精准度,强调其在法律领域的专业性和严谨性。“过眼皆成诵,雠书自所宜”则赞美了张益的记忆力和对书籍的熟悉程度,显示其学习和理解能力的出众。
“察廉时尔贵,治道吏为师”表达了对张益在察廉(考察官员)方面的重视以及其作为官员的示范作用,认为他能够成为他人学习的榜样。最后,“去去弦歌化,当如别后思”寄托了诗人对张益离开后的思念之情,同时预祝他在新的岗位上能像音乐和诗歌一样,带来积极的影响和改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张益个人品质、才能和即将面临的职务的描绘,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也展现了对他的高度评价和美好祝愿。
久客无别望,出门惟快晴。
茅店局促卧,村静不打更。
淅沥渐有间,四檐稍收声。
俯身问僮仆,贪睡语辄惊。
耳边嘈囋动,邻房先戒行。
拂拭弄包裹,人健脚亦轻。
溪舂黄粮响,窗扫巨竹倾。
山路少泥土,意想砂砾平。
舍梦弃衾枕,披衣散纵横。
屈指计道里,陡觉神思清。
菜老复命煮,小鲜岂足烹。
旅饭任粗粝,苞苴且难成。
值雨及雷雹,一阻三宿程。
南北互有适,后先何必争。
东方晓色至,隐隐天渐明。
分手出门去,相引行水坑。
老去闲情懒。东风外、菲菲花絮零乱。
轻鸥涨绿,啼鹃暗碧,一春过半。
寻芳已是来迟,怕迤逦、华年暗换。
应怅恨、白雪歌空,秋霜鬓冷谁管。
凭阑自笑清狂,事随花谢,愁与春远。
持杯顾曲,登楼赋笔,杜郎才减。
前欢已隔残照,但耿耿、临高望眼。
溯流红、一棹归时,半蟾弄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