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日烘帘暖似春。菊回霜晕浅仍深。
谁知此地栽花手,便是当时嗅蕊人。
秋渺渺,夜沈沈。一声清唱袅残音。
娇痴应挽香罗比,六幅双裙染郁金。
晴日烘帘暖似春。菊回霜晕浅仍深。
谁知此地栽花手,便是当时嗅蕊人。
秋渺渺,夜沈沈。一声清唱袅残音。
娇痴应挽香罗比,六幅双裙染郁金。
这首宋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日菊花图景。首句“晴日烘帘暖似春”形象地写出阳光透过窗帘,室内温暖如春天般宜人,为菊花营造了舒适的生长环境。接下来,“菊回霜晕浅仍深”描绘了菊花在秋霜中开放,色彩层次丰富,既有浅淡的色泽,又有深深浅浅的霜晕,展现出菊花的娇艳与坚韧。
诗人由眼前的菊花联想到栽种之人,暗示眼前之花与赏花之人之间的情感联系:“谁知此地栽花手,便是当时嗅蕊人。”这句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种植者技艺的赞美。随后,“秋渺渺,夜沈沈”渲染出秋夜的寂静深远,而“一声清唱袅残音”则借歌声的余韵,增添了诗意的意境。
最后两句“娇痴应挽香罗比,六幅双裙染郁金”描绘了女子对菊花的喜爱,她或许会像娇痴的少女般,用香气袭人的香罗去比拟菊花,甚至将裙子染上菊花的鲜艳色彩,以表达对菊花的钟爱之情。整体来看,这首词以菊花为媒介,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生活的热爱。
终岁客邻郡,梦绕东山麓。
言扫先人墓,归我山下屋。
故人喜余至,执手笑可掬。
咄嗟具盘餐,香蒸新醅熟。
同社四五人,麇至不待速。
略略酬寒暄,突栾坐幽筑。
是时雨新霁,六峰削寒玉。
老树如枯僧,窥牖顶方秃。
杯行事真率,觞政删繁酷。
双螯虽过时,鱼亦我所欲。
乡味况复佳,新齑配粳粥。
纵谈杂谐庄,忽惊街鼓促。
欲去且复留,尽此几上烛。
明日又他乡,回首烟波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