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浓艳欲烧空,谁畏门前人姓封。
岂有落英飘曲槛,与儿洗面作华容。
一枝浓艳欲烧空,谁畏门前人姓封。
岂有落英飘曲槛,与儿洗面作华容。
这首诗描绘了一枝盛开的牡丹花,其鲜艳的色彩仿佛要燃烧整个空间,即使有人以牡丹花主人姓氏为傲(暗指权贵),诗人并未因此畏惧。他反而想象花瓣飘落在栏杆上的情景,如同花瓣为孩童洗脸一般,为画面增添了生动和趣味。诗人以牡丹的自然之美,暗示了超脱世俗、不媚权贵的人格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美的欣赏。整体上,这首诗富有诗意,寓言性强,体现了宋代理性与自然美的结合。
妾家白门杨柳下,杨柳当年系郎马。
又住钱塘杨柳边,杨柳仍藏乌哑哑。
生憎哑哑乌,逐郎郎在湖,聊复为郎提玉壶。
泛月月未起,萧萧一湖水。
向月人人道有情,未见情人为情死。
君不见白使君苏使君,一呼小蛮一朝云。
今日妾歌《懊恼》词,借问使君闻不闻?
无端再唱《金陵》乐,若个天涯不流落。
好认西湖是妾家,南屏山前多藕花。
藕花折郎手,花飘不得藕。
心知郎有他,为郎来劝酒。
一诉姊妹知,不如诉郎友。
将寻小小过西陵,月落天低江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