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坡牡丹今春大为风雨所厄遂稽胜赏世事至于不如人意十常八九因记得古诗有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之句恻然有感广为十诗云·其十》
《南坡牡丹今春大为风雨所厄遂稽胜赏世事至于不如人意十常八九因记得古诗有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之句恻然有感广为十诗云·其十》全文
宋 / 虞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我辈不比少年时,陶写政赖竹与丝。

劝君莫种南塘柳,只为行人管别离。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虞俦创作的《南坡牡丹》组诗中的第十首。通过“南塘柳”和“牡丹”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无常的感慨。

首句“我辈不比少年时”,诗人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感叹自己已非少年,岁月不饶人。接着,“陶写政赖竹与丝”,这里“竹与丝”可能指的是竹笛或丝弦乐器,暗示了诗人过去通过音乐来寄托情感、排遣忧愁的生活方式。

“劝君莫种南塘柳,只为行人管别离。”这一句是全诗的核心,诗人借“南塘柳”象征离别与伤感,劝告他人不要在南塘种植柳树,因为柳树常被用来表达离别的哀愁。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更是对人生中不可避免的离别与变迁的深刻反思。

最后,“标题:南坡牡丹今春大为风雨所厄遂稽胜赏世事至于不如人意十常八九因记得古诗有花发多风雨人生足别离之句恻然有感广为十诗云(其十)”揭示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和主题。诗人通过描绘牡丹在风雨中的景象,联想到人生的风雨无常,表达了对世事变迁、人情冷暖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人性的深刻洞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虞俦
朝代:宋

虞俦,生卒年月不详,字寿老,宁国(今属安徽)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隆兴初进人太学,中进士。曾任绩溪县令,湖州、平江知府。庆元六年(1200)召入太常少卿,提任兵部侍郎。工诗文,著有《尊白堂集》24卷,清修《四库全书》收录其部分诗文。如其词《满庭芳》:色染莺黄,枝横鹤瘦,玉奴蝉蜕花间。铅华不御,慵态尽欹鬟。
猜你喜欢

咏诸功臣像二十六首·其二十六故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少师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赠太师徐文贞公阶

华亭湖泖英,秀发自眉宇。

弱冠取高第,俊声菁华圃。

珥笔侍丹螭,横经进白虎。

师道万古隆,焉惜君相忤。

折腰非所论,察眉良独苦。

秉铎两巨藩,赐环历华膴。

佐铨复掌礼,以至入政府。

开济触巨僚,勤诚结英主。

彼僚以败归,公始大摅吐。

万里却苞苴,黄金尽为土。

载观轮台诏,㝢内皆鼓舞。

始收遇巷功,不虞若濡雨。

(0)

偶闻有荐予者儿子自公车书来微及出处一笑答之

君平昔弃世,归从此心卜。

采药北山阿,诛茅南涧曲。

事佛始解勤,爱书亦不读。

昔者甘白简,今何叨荐牍。

纵令借作眉,岂堪下同目。

汝意或鸡肋,吾事已蛇足。

终入壶公壶,长伴鹿门鹿。

以此无竞心,塞汝有窍欲。

尚愧未忘言,何如坦其腹。

(0)

辰玉应试留都赋此赠之兼赠孟孺·其三

鹿鸣歌甫罢,红潮登脸色。

十里卷珠帘,三衢缓金勒。

勿起人我相,须藉恬澹力。

(0)

腕疮剧病不寐戏成示敬美

冉冉月堕棂,淅淅竹敲瓦。

呻吟不成寐,数至街鼓罢。

我羡毕陵伽,视身如土苴。?此半残足,博得全般若。

四大非我有,谁为受痛者。

此义颇亦闻,其如不能舍。

(0)

答汪子且志规也·其二

峨峨岩桂芬,因风来拂鼻。

冉冉谷中兰,幽芳当自媚。

受质宁有殊,畴能违势地。

今人贵钱刀,古人贵意气。

韦布而千秋,默成乃为贵。

(0)

题阙·其九十五

高皇提一剑,力抉乾坤翳。

圣武振八荒,荣名迈五帝。

时维中山王,独任心腑寄。

坐连百万兵,手挈中原地。

才宏识更远,功大心转细。

两都对珥貂,茅土垂世世。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