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黄小峰大户同韦南苕少参游吴山寺·其二》
《和黄小峰大户同韦南苕少参游吴山寺·其二》全文
明 / 顾应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山转还宜寺,林幽不见人。

此中真净土,何处有纤尘。

松岛凉生夏,花源杳入秦。

惭无买山价,吾欲与之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凡脱俗的山寺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山寺的环境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句“山转还宜寺”,巧妙地将山与寺的关系勾勒出来,暗示了寺在山的转折处,仿佛是自然的一部分,和谐而巧妙。接着,“林幽不见人”一句,通过“幽”字,营造出一种深邃、静谧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无人打扰的秘境之中。这样的环境,自然引出了“此中真净土,何处有纤尘”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纯净、无尘世界的向往和赞美。

接下来的“松岛凉生夏,花源杳入秦”两句,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夏日的松岛,凉风习习,给人一种清凉舒适的感觉;而“花源杳入秦”则运用了“桃花源记”的典故,暗示了一种神秘、遥远的美丽之地,让人联想到陶渊明笔下的理想世界。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季节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

最后,“惭无买山价,吾欲与之邻”表达了诗人虽然无法拥有这片净土,但内心却渴望与之为邻的愿望。这种情感的流露,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山寺的宁静之美,以及诗人对纯净、理想世界的向往之情,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顾应祥
朝代:明

(1483—1565)明浙江长兴人,字唯贤,号箬溪。弘治十八年进士,授饶州府推官。时乐平知县为桃源洞农民军所执,应祥单身入其营劝说,令竟得释。奔母丧家居十五年,嘉靖中累迁刑部尚书,奏定律例。严嵩专权,应祥以耆旧自居,嵩不悦,以原官出南京,寻致仕,又十二年卒。应祥为王守仁弟子,博学嗜书,九流百家皆识其首尾。尤精算学,有《测圆海镜分类释术》、《弧矢算术》、《授时历撮要》诸书。又作《传习疑录》、《龙溪致知议略》,申其师说。别有《惜阴录》、《南诏事略》、《归田诗选》等。
猜你喜欢

促织

春山布谷劝耕事,秋园络纬催机杼。

大家未织吏索租,小家欲织无丝缕。

无丝可织寒无衣,输租后期罪当笞。

悲鸣终夜不能已,嗟尔候虫何自苦。

(0)

和韩毅伯求鹿皮韵

文豹以皮豜以肉,鹿兼坐此命难赎。

梅花肤革充靴材,人恰跣行畏伤足。

(0)

和杨郎中北廊梅花

不临水曲与山隈,却在天台独自开。

幽韵可居兰友上,孤标惟许竹君陪。

广寒仙子云中下,姑射神人海上来。

冰玉皎然清彻骨,南廊亦欲斸根栽。

(0)

和至卿叙述三首·其二

木偶漂漂无定踪,归来依旧叹途穷。

与君趋向元相似,涉世行藏略不同。

纵使寒松生涧底,也胜泽雉蓄樊中。

一丘一壑平生愿,他日俱为桑苧翁。

(0)

和王文州咏雪韵·其二

一穗香云拥博山,毛锥吸尽墨池湾。

诗如骊颔生明月,人似龙媒出帝闲。

洒落高情忘固陋,峥嵘健论起衰孱。

苍髯半雪吾休矣,却怕飞腾不可攀。

(0)

次韵杨秘监馆中即事

帘箔风清乳燕飞,绿阴绕殿覆铜池。

九衢达宦争驰毂,群玉诗翁独下帷。

凤饼正当分赐后,牙签又近曝书时。

管城写出琳琅句,付与神灵为护持。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张文姬 安维峻 蒋璨 陈经邦 薛昂夫 繁钦 杜充 曹仁虎 张潮 席豫 陆贽 卢熊 王琚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