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观李翰林真二首·其二》
《观李翰林真二首·其二》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谁氏子丹青,毫端曲有灵。

屹如山忽堕,爽似酒初醒。

天马难拢勒,仙房久闭扃。

若非如此辈,何以傲彤庭。

(0)
注释
丹青:指代绘画艺术,尤其是中国传统的水墨画。
毫端:毛笔的末端,这里指画家的技艺。
屹如山:形容山势峻峭。
爽似酒初醒:比喻画面的清新和生动,如同刚从醉酒中醒来的感觉。
拢勒:控制、约束。
仙房:指仙境或艺术家的居所,带有神秘色彩。
彤庭:红色的宫殿,常用来象征皇室或显赫的地位。
翻译
这是哪位画家的手笔,画中的线条仿佛有生命。
画面中的山势陡峭,如同突然崩塌,又像刚从醉酒中清醒。
即使是天马也难以被约束,仙人的居所长久地紧闭着门窗。
如果不是这样的艺术作品,怎能让人在红墙宫殿中感到骄傲。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了对画艺高超者的赞美之词。诗人以精妙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画家的非凡才华。"谁氏子丹青,毫端曲有灵"一句,直指该画家在使用丹青(一种红色颜料)时,那细腻的笔法中流露出不可思议的生机。

接着,“屹如山忽堕,爽似酒初醒”两句,则以壮丽的比喻来形容这位画家的作品,如同高山崩塌般震撼人心,而又带着一种清新脱俗的艺术感染力,就像刚醒酒后那份清新的感觉。

“天马难拢勒,仙房久闭扃”两句,更是描绘了画家的作品如同神驹一般难以捕捉,而他的创作空间则仿佛被长时间封存,只等待着灵感的喷薄。

最后,“若非如此辈,何以傲彤庭”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位画家地位的肯定,如果不是这样才华横溢的人,又怎能在艺术殿堂中傲立?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功底,更通过对画家的赞美,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于艺术创作的高度评价和无限憧憬。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北山

白发城居久闭关,偶思县北点苍颜。

党人自是天生与,请看飞扬跋扈山。

(0)

广和居题壁·其二

一堂二代作乾爷,喜气重重出一家。

照例自然呼格格,请安应不唤爸爸。

岐王宅里开新样,江令归来有旧衙。

儿自弄璋翁弄瓦,寄生草对寄生花。

(0)

海藏楼杂诗·其六

吾楼虽甚壮,高寒难久居。

长安居不易,视此定何如?

缺月上稍迟,光彩铺平芜。

茫茫坠碧烟,谁辨树与庐?

幽人一再起,已是四更馀。

阑干独来倚,凉风袅衣裾。

吴姬归夜阑,马蹄腾九衢。

千灯出林影,照乘霏明珠。

向曙忽隔世,喧寂理岂殊。

(0)

六月三日大雨后诣局

短檐竟夕意难平,侵晓蓝舆绕水行。

日气含云迷远岫,风头带雨过高城。

谋乖举国天方醉,岁恶缘江众易惊。

叵耐放晴终未定,坐闻蛙黾满城鸣。

(0)

夜坐

微闻花气夜沉沉,入世何人觉病深。

残月渐移成曙色,寒风忽起结层阴。

悲欢自造原无事,醒醉相望各有心。

还向纸窗寻我相,一灯明灭去来今。

(0)

再题方丈壁

高树一蝉催晚晴,去年同汝听秋声。

离愁不入华严界,立向西风却又生。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