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明山》
《四明山》全文
明 / 沈一贯   形式: 古风

余爱四明山,遂忘千金诫。

叆靅与日往,巉绝甘行惫。

大阑辔可骋,箭广仆无赖。

梨洲与丹山,尚隔流猋外。

醉舞清冷天,啸歌白云界。

疑无后土承,独有皇天戴。

惊峰激俯沤,巨海萦近紒。

山院罢钟磬,时禽喧梵呗。

缅怀秋水人,耿袭清风介。

戾止亦忘归,归来惧难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四明山的热爱与向往,展现了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邃的哲理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叆靅与日往”、“箭广仆无赖”、“醉舞清冷天”、“疑无后土承”等,不仅描绘了山川的雄伟与神秘,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自由与超脱。

“大阑辔可骋,箭广仆无赖”,诗人想象在广阔的山野中策马疾驰,自由自在,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与热爱。“梨洲与丹山,尚隔流猋外”,通过对比梨洲与丹山,强调了四明山的独特与遥远,增加了诗的意境深度。“醉舞清冷天,啸歌白云界”,诗人以酒醉的状态在清冷的天空下起舞,在白云缭绕的境界中高歌,展现了其洒脱不羁的性格和对自由的追求。

“疑无后土承,独有皇天戴”,这两句诗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和存在的思考,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惊峰激俯沤,巨海萦近紒”,通过描绘山峰与大海的景象,进一步展示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复杂,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起伏与变化。

“山院罢钟磬,时禽喧梵呗”,描述了山中寺庙的宁静与和谐,与外界的喧嚣形成对比,突出了自然与心灵的契合。“缅怀秋水人,耿袭清风介”,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以及对清风明月般高尚品质的追求。“戾止亦忘归,归来惧难再”,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四明山的留恋与不舍,以及对再次回归的担忧,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四明山自然景观的描绘,结合诗人的情感体验和哲理思考,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沈一贯

沈一贯
朝代:明

(1531—1615)浙江鄞县人,字肩吾,号龙江。隆庆二年进士。在史馆不肯依附张居正,志节耿介,闻于中朝。万历二十二年,由南京礼部尚书入为东阁大学士,预机务。后首辅赵志皋卒,遂为首辅。于立太子、谏矿税使等,均洽舆情。后对楚宗(武昌宗室抢劫楚王府)、妖书、京察三事,所持态度颇违清议。又与同僚沈鲤不和,欲挤之使去。三十四年,竟与鲤同罢。凡辅政十三年,当国四年,累加至建极殿大学士。卒谥文恭。擅词章,有《敬亭草》、《吴越游稿》等。
猜你喜欢

送司农崔丞

黄鹂鸣官寺,香草色未已。

同时皆省郎,而我独留此。

维监太仓粟,常对府小史。

清阴罗广庭,政事如流水。

奉使往长安,今承朝野欢。

宰臣应记识,明主必迁官。

塞外貔将虎,池中鸳与鸾。

词人洞箫赋,公子鵔鸃冠。

邑里春方晚,昆明花欲阑。

行行取高位,当使路傍看。

(0)

□□·其一

明时奉遣别黄州,行至汉阳南渡头。

春风不解传乡信,江月偏能照客愁。

(0)

入南山至全师兰若

木陨水归壑,寂然无念心。

南行有真子,被褐息山阴。

石路瑶草散,松门寒景深。

吾师亦何爱,自起定中吟。

(0)

夜上西城听梁州曲二首·其二

鸿雁新从北地来,闻声一半却飞回。

金河戍客肠应断,更在秋风百尺台。

(0)

南乡子·其十二

云髻重,葛衣轻,见人微笑亦多情。

拾翠采珠能几许,来还去,争及村居织机女。

(0)

溪声长在耳,山色不离门。

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

一言寤主宁复听,三谏不从归去来。

落日长安道,秋槐满地花。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