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日苦旱且热》
《春日苦旱且热》全文
清 / 吴妍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众绿终年未见雕,春来原野转枯焦。

曾无小雨如酥润,但有骄阳似火烧。

民物几时开郁结,云霓何处望迢遥。

也知畏日终须坠,可奈和风不即调。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干旱与酷热的景象,通过对比春日应有的生机与现实的荒凉,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深刻反思与对未来的期待。

首联“众绿终年未见雕,春来原野转枯焦”以“众绿”与“枯焦”的鲜明对比,展现了春日本应充满生机的原野如今却一片荒芜的景象。这里的“雕”字,通常指雕饰或雕琢,此处暗喻春日应有的繁茂与生机被破坏,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环境的恶化。

颔联“曾无小雨如酥润,但有骄阳似火烧”进一步描绘了干旱的严重程度。没有及时的小雨滋润大地,只有烈日如同火焰般炙烤着万物,生动地刻画出干旱带来的酷热与缺水的严峻局面。

颈联“民物几时开郁结,云霓何处望迢遥”表达了对解救干旱的渴望与期盼。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和万物都渴望得到解脱,期盼着云霓带来雨水的希望,但这种希望似乎遥不可及,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无奈与忧虑。

尾联“也知畏日终须坠,可奈和风不即调”则揭示了对自然规律的理解与对当前状况的无奈。虽然知道炎热终将消逝,但和风迟迟不来调和气候,表达了对改变现状的渴望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苦旱且热景象的细腻描绘,不仅反映了自然环境的变化,也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和谐的追求。

作者介绍

吴妍因
朝代:清

江阴贯庄人,光绪十一年生,著名教育家。自幼刻苦勤学,在江阴、苏州等地任小学教员期间,结合教学实践,编纂白话文小学教科书。后任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编辑。后任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国民教育司司长等职。爱好诗词,著有《凤吹诗集》。郭沫若、俞平伯、马叙伦为书题辞。
猜你喜欢

登清源山和蔡虚斋先生韵

揽胜同登万仞颠,凌风遥望海门天。

千家村郭群峰绕,一片飞云远树牵。

古寺僧还除藓径,空山客到觅清泉。

东南战气今应息,诗酒何妨庆有年。

(0)

安阳道中次雪崖韵

野雾苍茫里,寒砧远近间。

溪明秋见石,云密树连山。

木叶经霜落,渔歌倚棹还。

何时倦行役,小筑自闲闲。

(0)

六歌.蜀山高

蜀山高,年年草木愁旌旄,西风凓冽心烦劳。

绝壁岧峣开剑阁,栈道微茫千里窄。

哀猿昼昼向人啼,豺虎嗥号夜相索。

恨雨愁风魍魉豪,自古何曾帝王宅。

当年昭烈汉王孙,羁旅风云无所托。

先起奸雄不让人,草庐权定三分策。

他如窃据公孙述,只作须臾狐兔窟。

英雄步武自堂堂,险阻从来无用物。

空使蛇龙作战场,孤儿弱母家相失。

不见君乡昔日有望帝,化为杜鹃一何细。

日日催归归无计,倒啼血泪三春逝。

(0)

移家建溪留别诸友

十载栖迟卧小楼,无端琴剑又东游。

烟霞有主真传舍,天地为庐不系舟。

行酒竹间兼听鹤,和歌花里恐惊鸥。

他时同寄相思句,浮石云间柘水秋。

(0)

相逢行赠范阳李都护

昨朝相逢在狭路,死生一言不相顾。

今朝相逢都市中,挥鞭掉首去若风。

朱家剧孟世罕有,敦盘三物俱成空。

夫君慷慨燕南客,珠袍锦带何翕赫。

床头莫邪中夜鸣,睥睨泰山轻一掷。

相逢不语心自知,倾盖已作千秋期。

荆卿不得鲁句践,易水衣冠徒尔为。

(0)

秋日杂兴·其二

门前乌桕树,树底一人行。

苦爱清秋色,闲听伐木声。

风吹寒雾散,日射午岚轻。

谁识悠悠者,幽居不用名。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